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我国主要的地理界线
1.绘画并文字说明三大自然区分界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区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 3000m等高线
2.绘画并文字说明地形区分界线
1、巫山:鄂渝两省市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
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
2、太行山:晋冀两省分界线,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4、武夷山:闽赣两省的分界线
5、天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6、昆仑山:新藏两自治区的分界线;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7、秦岭: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界线。
8、南岭:两广与湘赣的界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
9、祁连山:甘青两省的分界线;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
10、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亚热带与高原气候区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11、阴山: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3.绘画并文字说明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降水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内蒙古南省界——兰州——拉萨。
(特别注意:该线同时也是耕牧分界线)
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喇山——冈底斯山
3、热量与温度带的界线:
冬季00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4.绘画并文字说明水文界线
1、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端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绘画并文字说明我国人口的重要分界线:
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不到全
国的一半,人口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而此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绝大部分,但却是地广人稀。
【练习】1.下图四条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界线,读图回答:
(1)A是 月 ℃等温线,大致从 边缘
向东经过 一线。
(2)B是 区域和 区域的界线,北段大体
上沿着 、祁连山(东端)一
线,南段比较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C是地势第 级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由 、 、 和 山组成。
(4)D是我国 区和 区的界线,大致
由 、 、 、 、 山组成。
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3-4题:
3.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4.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5.读我国地理界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界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图中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南的地区只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
B.②线是400mm年降水量线
C.③线附近水能资源丰富
D.④线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的分界线
6.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米处。
(2)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毫米、 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
(3)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米。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