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文芬 图1中大圆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1、2题。 1.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2.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图7是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完成3—4题。 3.P处气温异常的主要原因是 A.此处为盆地地形 B.此处为山地地形 C.受洋流的影响 D.人类活动的影响 4.图中①②③④处适合建港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 5.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 B.a位于b的东北 C.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 D.乙图比例尺大,表示实际范围小 右图是我国某区域按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 6.图中L河的流向是 A.由东北流向西南 B.由西南流向东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西北流向东南 我国历史上曾记载:公元 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请回答7~8小题。 7.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 A.日珥 B.黑子 C.耀斑 D.太阳风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A.维持地表温度 B.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C.产生潮汐现象 D.导致短波无线电通信中断 9.某军舰在南纬58°、西经20°海面上沿西经20°经线向南发射远程炮弹,炮弹射程在100千米以内,炮弹落点位于 A.东半球、南寒带 B.东半球、南温带 C.西半球、南寒带 D.西半球、南温带 读图,完成10、11题: 10.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图示月份为7月 11.如果图中甲地区为某大陆的西岸,则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图16,完成12~14题: 12.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3.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山区带来关联的地质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 D.滑坡 图17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5~17题。 15.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17.关于②、③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受②影响,终年多雨 B.我国夏季的暴雨与③密切相关 C.受③影响,终年干燥 D.长江流域的伏旱受②的控制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甲、乙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完成18-20题。  18.同一纬度,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的地势比甲地低 B.乙地离海近,甲地离海远 C.乙地河网密度比甲地大 D.乙地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强 19.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