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2.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知识归纳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清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开发条件:1990年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国家政策
黄浦江东侧东濒东海北临长江,与上海市区仅一江之隔——区位条件
地形平坦,沟渠纵横,面积520多平方千米,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地需要。——地形
及用地条件。
开发作用:解决了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戏的城市新区
发展规划:形态布局规划——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地区进行规划,形成沿共同浦江南北轴向发展与
向纵深组团发展的布局形态
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多条快速干道一骨干河道,内外环线及桥梁、隧道,把浦东、浦西联系起来;规划好公共和绿化用地,把浦东建成花园式新城。
浦东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1990年以来,已建成南浦大桥、杨浦大桥、浦东国际机场、内外环线、地铁等重大交通工程;要继完成了港口、供电、供气、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工程。
新区格局基本形成——已建成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孙桥等功能分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经济快速发展——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工业为主要支柱。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法建议
浦东新区的建设,是我国建立城市新区的典范,在学习时要把握教材三个部分的紧密联系。
第一部分“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开发作用”,教材从国家政策、区位条件、用地条件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开发作用从上海发展的本身需要和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方面作了阐述。这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建立浦东新区的可行性。
第二部分“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是根据浦东建立城市新区的可行性而制订的整体规划。它包括发展方向、形态布局规划和市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浦东新区的发展”是按照第二部分的规划实施取得的,是一、二两部分内容的现实反映和必然结果。
全节教材按照开发浦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一确定发展规划一按规划去建设取得的可喜成就的思路进行阐述。
潜能开发
[例1)浦东新区的城市建设模式是 (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思路分析
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答案] D
思维诊断
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误认为C选项正确。排除障碍的办法是:
①把C,D两选项进行比较,明确C选项所述不全面;
明确浦东新区是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向纵深组团发展,具有开敞性。
[例2]浦东新区 ( )
A.没有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相对突出
C.第三产业相对突出 D.今后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思路分析
浦东新区有第一产业,只不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小。浦东新区相对突出的是第二产业,今后重点发展的也同样是第二产业。
[答案] B
思维诊断
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误选C或D。导致错误的原因是对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不明确。排除思维障碍的办法是:
①明确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②明确浦东新区的发展方向是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知能达标训练
1.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时间是20世纪的 ( )
A.60年代 B.70年代 C. 80年代 D.90年代
(答案:D)
2.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④缩小浦东与其他开发地区的经济差距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3.1990年前,浦东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市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 B.浦东是乡村,上海是城市
C.上海发展早,浦东发展迟 D.上海科技水平高,浦东科技水平低
(答案:)
4.使上海老城区与浦东新区连为——体的关键举措是 ( )
A.解决越江交通问题 B.从老城区抽出资金支援新区
C.将老城区的人口与工业迁移到新区 D.新型工业布局在新城区,传统工业布局在老城区
(答案:A交通制约了浦东经济的发展)
5.有关浦东新区的城区布局形态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分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进行规划,以城市化为主体;②按城市和郊区两部分进行规划,从环境角度考虑,以郊区为主体;③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式;④沿黄浦江南北纵向发展,沿东西横向组团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浦东新区规划为两部分,即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以城市化地区为主体;浦东新区采取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
6.浦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①多功能、外向型、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新区;②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③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④环境优美、覆盖率高的花园式新城 ( )
A.①②③ a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上海市的发展目标)
7.1990年以来,浦东已经兴建的交通工程有:①南浦大桥;②杨浦大桥;③浦东国际机场;④嫩江路、延安路、打浦路隧道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L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8.有关浦东新区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经过十来年的建设,城市化和非城市化的规划日标已基本实现;②GDP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③工业成为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④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工业基地和上海新的经济增K点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已被突破)
9.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与上海市1997年的一组比较数据
GDP/亿元
吸引外资额/亿美元
外贸出口额/亿美元
面积/kmz
人口/,万人
上海市
3 360
53
147
6 341
1 305
浦东新区
608
19
36
523
153
浦东占全
市的比率
18.1%
36%
24.6%
8.2%
11.8%
材料一 “浦东新区GDP的增长”和“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图(见上页图)
材料二 上海浦东新区与上海市1997年的一组比较数据(见上页表)
材料三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资建立的轿车生产企业,位于浦东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公司厂区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15.21/乙美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中美合资企业。
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浦东新区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该材料凸现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答案:(1)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比例最大 (2)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现代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外向型 国际化)
综合能力训练
读“上海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A处,是因为 ( )
A.距市中心近 B.交通方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答案:C)
(2)B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大气和水源的工业
(答案:D)
(3)图中D、E是近郊区,在此处发展农业,农民主要考虑 _______及_______的变化,该处适宜发展的农业是_______。
(答案:市场 交通 乳畜业、城郊型农业、园艺业)
(4)C地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主导因素是 _______,不利因素是_______,它的铁矿石来自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等国。
(答案:市场 原料、燃料 印度 巴西)
(5)从环保角度讲,宝山钢铁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合理,因为宝钢地处河流下游、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
(6)试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如借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浦东发展的方向应该是_______。
(答案:交通便利、基础好、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政策好、高技术 联合政府与金融企业)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