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单元 小 结
热点聚焦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岛屿面积约8.6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开发海岛和海域资源,对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意义重大。我国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也很迅速,建设城市新区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本单元小结重点、热点内容是:
一、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
1.地理背景——地理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2.开发和保护——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海洋环境保护
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
L西气东输的地理背景
2.西气东输对东、中西部的意义
四、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①上海市的发展;②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
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①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②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③浦东新区的发展
这四个单元为四个国土开发与整治的典型案例,其中,“海岛和海域的开发”“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城市新区的发展”是三个最新的案例,与时事有较大的关联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高考热点聚焦
除“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这一案例外,其他三个案例均侧重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这与前几个侧重解除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的国土整治有所不同,由于与时事关系密切,更容易受关注,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City,BetterLife)"。读图表回答:
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
47.6
50.6
(1)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7 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成的是_______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_______点(填写字母)的方向发展。
(2)上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集中,这种产业布局体现了______________分区,它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黄浦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景岸线,成为21世纪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长约85公里的两岸将进行综合开发,黄浦江与两岸的功能从生产型转换为综合服务型。根据功能转换的要求,你认为将有哪几类地被置换?
(4)试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设:
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以 为重要标志,但当城市的发展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作出贡献。
[试题分析]该题从上海市城市最新事件导人,从分析城市产业构成人手,不断扩展对城市发展的分析范围,由产业发展扩展到城市功能分区的调整,进——步分析城市环境问题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综合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答案](1)C E (2)城市内部职能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分散污染源;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推进郊区城市化;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任选2点) (3)工厂企业用地、码头、仓储用地等 (4)来自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弃物 对大气、水体或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任选一项提出两点以上建议
(6)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最新社会热点聚焦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地理将更侧重于“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今后高考试题也将会对此有所体现。“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将是广大中西部地区高考的热点,“海岛和海域的开发”是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高考的热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包括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等许多具体工程,将是未来若干年广大地区的高考热点,“城市新区的发展”将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高考热点。城市新区的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和城市的功能分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相关试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下面是京九铁路线上某30万人口的城市平面图,该城市远景规划是由市中心向郊区发展,计划在①至⑨和A、B、C、D、E、F处新建大型工厂或城市其他设施,假如你是该市市长,请你对该城市远景发展规划提出科学的方案。
[解题精析]确定该城市远景规划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决策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城—t仃远景发展规划从工业布局和城市设施考虑,在A处建飞机场,B处建商业区,C处建住宅区,D处建电子丁业基础,E处建饮料厂,F处建学校或商业区。①②③处可建纺织工业基地;④⑧处可考虑建印刷厂、家具厂、食品厂等接近消费市场的工业部门;⑤⑥可考虑建大型机械/—等轻度污染的工业部门;⑦处可考虑建冶炼厂;⑨处可考虑建火力发电厂。
该城市远景发展规划除上述布局方案外,还有多种布局方案,只要具有科学性,都认为是合理的。
参考答案见上述“解题精析”。
能力测试
显能测试
单项选择题
1.海南岛地理区位明显的优势是 ( )
①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②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长江三角洲;③位于东太平洋环形带上;④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2.海南岛面积最大最适宜发展热带农业的环带是 ( )
A.位于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 B.丘陵和台地
C.海岛中部偏南山地丘陵带 D.沿海平原 ks5u
(答案:B)
3.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是 ( )
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用地紧张;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台风侵袭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4.上海市发展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 )
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经济腹地;③高素质的劳动力;④能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⑤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5.开发和建没海南岛的方向是 ( )
①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②新兴工业基地;③热带高效农业基地;④能源生产基地;⑤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6.西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交通建设也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ks5u
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势极为复杂
(答案:D)
7.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 ( )
A.地形地势 B.贫困 C.资源开发 D.交通运输
(答案:D)
8.兼具沿海、沿江、沿边,以及距东南亚、南亚诸国位置近两区位优势的地区是 ( )
A.华东区 B.西南区 C.华中区 D.华北区
(答案:B)
9.在能源基地的工业结构调整中,正确的措施是 ( )
A.突出和加强电力建设 B.突出有色金属中的铜工业
C.突出原煤开采和外运 D.突出高速公路的建设
(答案:A)
10.在能源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源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不大
B.生态建设中只要采用工程措施即可
C.用生物方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惟一措施
D.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即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读海口、三亚气温和降水的月份分配示意图回答:
两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两地气候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
两地气候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量丰沛,光热水资源丰富。(2)橡胶 (3)热带作物在冬春季节需要注意低温危害,夏秋季节台风活动旺盛,破坏力比较大,注意做好台风侵袭预防工作。)
12.下面是我国沿海某城市新区规划示意图,把右下图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
钢铁工业区
客运码头
纺织工业区
货运码头
高科技工业区
水厂
城市绿地
污水处理厂
(答案:见下表)
钢铁工业区
E
高科技工业区
B
客运码头
C
水厂
A
纺织工业区
D
城市绿地
H
货运码头
F
污水处理厂
G
潜能测试
13.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城市布局图,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经济迅速崛起。人口也有较大增长。现规划建设一系列新项目,以确保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根据规划建设项目,用图例在规划图中进行合理布局(图中仁—)代表某个新建项目的区位,绿化带请自行设计。)
(答案:见下图)
简要评价出口加工工业区与综合旅游区布局的合理性。
(答案:出口加工工业区紧靠港区,利于原料进口,产品出口;充分利用盐碱地,不占用耕地。综合旅游区修建水库,荒山种植水果与花卉,改善生态环境,并与文化古迹融合一体。)
14.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布局图,读图分析回答:
图中①一⑨工业基地,有两处布局不合理?请分析布局不合理的原因:数码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数码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市A、B、C、D为工业区待征用地,计划将两处不合理的工厂搬迁,你认为搬迁到哪两处合适?并分别说明理由。 (3)该市E、F、G、H为居民高层(十层以上)住宅区和长途汽车站建筑待征用地,你认为住宅区和长途汽车站应建在哪两处最合适,并分别说明理由。
(4)该城市已达到?5万人口,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
(答案:(1)③,电镀厂有严重的水污染,不宜建在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 ⑨,水泥厂有严重的大气污染,该城市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不宜建在东南季风的主导方向上。(2)电镀厂搬迁到A处,电镀厂有水污染宜布置在远离城区的河流下游。水泥厂搬迁到B处,因为 水泥厂有严重的大气污染,建在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3)住宅区建在G处,因为E、F位于飞机场附近,不能有高层建筑,G处位于向阳的山麓,阳光充足,环境优美,交通发达。长途汽车站建在H处,因为H处位于主要干道交通路口。(4)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实现郊区城市化。)
15.读“三峡地区交通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从图上可以看出长江三峡区位优越,是西南地区联系、华东等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有“大西南的门户”之称。
(3)三峡工程坝址位于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境内的______________。
(答案:(1)襄渝线 川黔线 焦柳线 (2)华中 (3)湖北 宜昌 三斗坪)
16.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南昆铁路的起止点城市名称:______________。
南昆铁路是我国______________含量最高的铁路,该铁路经过了著名的_______地貌区和强区,把西南的_______优势同______________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经济发展。
(3)甲、乙、丙三省区的简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所代表的沿边开放的城市名称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4)柳州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交汇处,因而——成为柳州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5)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______________。因此应着重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1)略 (2)科技 喀斯特 地震 资源 区位 对外开放 外向型 (3)云(或滇)桂 贵(或黔)河口 凭祥 (4)焦柳线、黔桂线、湘桂线 交通 (5)交通运输 应做的工作如下:①加强区际、省际铁路出口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②完善公路网的建设,提高公路等级,进一步改善区内通达度,促进西南区的经济联系和协作。③通过河道整治和港口建设,发挥水运,实行水陆联运,提高综合运输能力。④建设对外国际通道,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促进区域国际合作。)
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