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广东)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答案:1.B 2.C
解析: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发展中的问题。第1题,认真读图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山西、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消耗量大,人口总量较少,人均CO2排放量高。
(2011·安徽)近年来,安徽省外贸不断增长。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特种机械、有色金属等,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下图表示2009年安徽主要外贸国家及相应贸易额。完成3~4题。
3.符合安徽省主要外贸商品流向的是( )
A.向英国出口芯片、石油
B.从智利进口汽车、铜矿砂
C.向美国出口冰箱、衬衫
D.从日本进口手机、铁矿砂
4.进出口贸易状况表明安徽省( )
A.工业化水平超过主要出口国家
B.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C.原料导向型工业最具竞争优势
D.航空运量在外贸运量中比例最大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贸易商品的流动状况。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判断,安徽省主要为金属矿砂、特种机械和有色金属,根据左图进口产品进口国的经济特征和资源特征判断,智利铜矿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安徽省从智利进口铜矿;日本经济发达,但铁矿贫乏,安徽省从日本进口手机。安徽省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服装等,根据右图出口国家分析,英国石油资源丰富,安徽石油需要进口;美国从我国进口冰箱、衬衫等符合题意。第4题,本题考查交通与工业的相关知识。从安徽省的进出口贸易国看,进出口金属矿产和矿砂主要是海运,而其进口分量较大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智利)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因此其外贸海运航线主要集中在太平洋。
(2011·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6.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5.A 6.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交通运输线的区位等知识点。第5题,垂直自然带谱最丰富的是中低纬的高山地带,纬度低,热量丰富,相对高度大,水热变化才大,所以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丰富于北坡的原因是相对高度大,纬度低。第6题,修建墨脱公路最大的目的是加强其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2011·东北三校)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回答7~9题。
7.甲图中山峰最可能位于( )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横断山脉 D.长白山脉
8.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 )
A.93米 10℃ B.2 900米 10℃
C.2 900米 35℃ D.930米 35℃
9.如果在A河段建立大型水电工程,可能会造成的环境影响是(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答案:7.C 8.B 9.D
解析:第7题,可依据经纬度,亦可依据玉龙雪山海拔(5 596米)定位,为横断山区;第8题,找到降水最多点作垂线即可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乙图的横轴为山体高度,选择B项;第9题,考查人类活动(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虑此地在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建大型水电工程会引发地质灾害,选择D项。
(2011·四川成都)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山脉N是我国( )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答案:D
解析:N山脉为贺兰山,显然不是青藏高寒区与其他分区的界线,故B、C错;农耕区与畜牧区大约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而贺兰山是200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地区,故A错;贺兰山是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选D。
11.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答案:A
解析:M省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该省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但北部的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主要灌溉农业区,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受其影响,M省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由南向北。
(2012·山东烟台)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略图(单位:℃),完成12~14题。
12.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
A.4 000、3 000 B.6 000、7 000
C.6 000、3 000 D.4 000、7 000
13.图中等值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和地形特征 B.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气候类型 D.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
14.影响L1处农作物成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水源 B.热量
C.光照 D.地形
答案:12.C 13.A 14.C
解析:图中L1地区为四川盆地,积温数值高,L2为云贵高原,积温数值低。等值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纬度位置影响;闭合等值线区域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地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农作物的成熟。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大多数河流流向、最大径流量出现时间分别是( )
A.由北向南流动 4月 B.由南向北流动 6
C.由南向北流动 8月 D.由北向南流动 10月
16.若图中黑点代表某种经济作物分布区,则该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
A.甜菜 B.棉花
C.油菜 D.茶叶
答案:15.C 16.B
解析:图中地为塔里木盆地南侧,大多数河流向南向北流,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该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
二、综合题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国家区域发展规划。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示意图。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其影响因素。
(2)环渤海地区石油和海洋化工都很发达,试列举其优势资源。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黄河三角洲滩涂荒地资源的措施。
(4)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风能发电重点开发地区,请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太阳辐射)影响。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受地形(太行山)影响。
(2)石油资源;海盐资源;土地资源。(答出其中两点可得满分)
(3)建设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开发盐业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浅海石油和风能等资源。(答出其中三点可得满分)
(4)环渤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和需求量大;当地常规能源相对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经济水平高(利用开发风电);发展风电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8.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是由西安、重庆和成都联合组成的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其自然和人文资料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名“国营132厂”,为军工企业,创建于1958年。现为我国飞机设计、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占总数的1/3以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航空工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出口。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西三角经济圈的南部是我国川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试分析川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二,分析成都成为我国重要飞机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
答案:(1)(天然气、煤、铁、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铁路、水运等交通便利;人口多(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大),劳动力丰富;经济较发达(GDP占西部地区GDP总量比重大);城镇化率高(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万元GDP能耗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答对其中四点得满分)
(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符合国防需要。(答对其中三点可得满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