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辅导能力测试卷(五)[测试范围: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两极地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它位于8002’S,77006’E,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根据材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1~2题。 1.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2.关于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最东端的西南方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距海口最近的是中山站 D.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 图14为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图15为新西兰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系统活跃 B.东北信风较强 C.东南信风较强 D.监测预报失准 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劳动力丰富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读世界某岛屿位置图,回答5~6题。 5.判断该岛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高山气候 6.下列关于图中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侧受寒流的影响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和地震 C.位于东半球 D.属于大陆岛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8题。 7.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8.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 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 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 10.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 B.位于背风区域 C.纬度高 D.盛行下沉气流 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 的现象是 A.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B.a图0℃等温线向北移动 C.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D.a、b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13.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读右面某岛略图,回答14~15题。 14.该岛屿自然特点是( ) A.终年受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B.西部干旱,东部降水丰富 C.冬温夏凉,四季湿润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5.关于该岛屿的正确叙述( ) A.此时所处的时节正是我国长江流域伏旱时期 B.该国所在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与台湾岛的形成相同,属于火山岛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6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国家依次是( ) 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 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 17.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面18~20题。 读图,完成11~12题。 18.澳大利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于(  ) A.甲区域中 B.乙区域中 C.丙区域中 D.丁区域中 19.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草原上自流井多,气候干燥,促成了发达的畜牧业 ②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是受山脉和东北季风的影响 ③冷冻科技革新,促成了畜牧产品的大量出口 ④与北半球的农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具有季节互补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二、综合题(60分) 2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30分)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10分) 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10分) 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世界局部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 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材料三 2010年11月1日,位于①区域的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烟尘和火山灰,冲上6千米的半空。此区域下半年来已有多座火山相继喷发。 (1)①、②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形成原因却有很大不同,请简要分析。(10分) (2)说明此季节A处盛行风的风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8分) 23.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左图)和经济分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4分) (2)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8分) 地理辅导能力测试卷(五)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A B D C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C A C A A B D  二、综合题 21(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2分)主要出口地为东亚。(2分)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2分);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2分)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分) (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2分);③地冬季降水集中。(2分) 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 (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2分) 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2分)地表水终年缺乏。(2分)③地地表水较丰富,(2分)集中在冬季。(2分) 22(1)均为热带雨林气候;(2分) ①处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2分) ②处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6分) (2)西北风;(2分) 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4分) 西北风来自海洋,较湿润,带来较多降水。(2分) 23(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中部以平原为主(为大自流盆地)。(4分) (3)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和山地草场面积广大,人工种植的草场也比较多,畜牧业的饲料有保证。气候温和、干燥,寒冷天气少,可大面积户外放养。自流井多,可作牲畜饮水,水源比较充足。畜种为后天引进的良种,且无天敌危害,基本不需考虑自然损失。很多地区实施混合农业的生产方式,畜牧业能比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生态发展要求,形成产业的良性发展。商品化畜牧业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任答四点计8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