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图为我国石油资源流动轨迹,读图回答1~3题。
1.我国石油资源的运输方式多样。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靠 ( )
A.管道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内河航运
C.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远洋航运
解析:根据图例可知,东北地区的石油输往华北,主要是利用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
答案:C
2.将石油从乌鲁木齐运至上海,其运输方式和经过的路线是 ( )
①全程为管道运输 ②全程为铁路运输 ③铁路运输转内河航运 ④陇海线—兰新线—京九线—长江航道 ⑤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长江航道 ⑥兰新线—包兰线—京包线—京沪线
A.①⑥ B.②⑥ C.③④ D.③⑤
解析:根据图例可知,乌鲁木齐的石油运至上海,先是用铁路运经至武汉,然后再转内河航运至上海;先从乌鲁木齐上兰新铁路,到兰州后转陇海线,再从郑州转京广线,最后从武汉转入长江航道至上海。
答案:D
3.将石油从冷湖运至格尔木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选择该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近 ②连续性强 ③灵活方便 ④运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冷湖至格尔木的距离较近,因此可以选用灵活方便的公路运输方式。
答案:B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 )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5.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 )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解析:a的运价最高、速度最快、运载量最小,因而为空运;b的灵活性最好,所以为公路运输;c的灵活性最差,因而为铁路运输;e的运载量最大,因此为海洋运输;d的运载量仅次于海洋运输,故为河运。从中东进口石油,将波斯湾的石油运到上海,应选择海洋运输。两山村之间修建公路,应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少占农田、林地,为了保证安全和良好的地基,公路应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答案:4.D 5.B
(2011·南京调研)右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
被称作“二十四道拐”。据此回答第6题。
6.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 )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解析: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不高,因此在山区、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建造公路的难度最小,故在山区可以优先发展公路交通。
答案:B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读图回答7~8题。
7.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
①专业化 ②高速化 ③网络化 ④智能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调整后,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体现了现代运输的专业化、高速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答案:C
8.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地带
解析:客运专线的开通使人们经济往来更加方便,扩大了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答案:B
近年来,新疆铁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0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将从目前的近3 000公里增加到10 000公里以上,到时将形成新疆铁路网。下图是新疆拟建的5条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对新疆重视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
B.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运输的潜在需求大
C.新疆地域辽阔,适宜发展铁路运输
D.新疆地形单一,发展铁路工程量小
解析: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地形种类较多,修建铁路工程量较大。
答案:D
10.新疆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
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广布
B.冻土和高寒缺氧
C.山河相间,地形破碎
D.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解析:新疆境内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障碍是沙漠戈壁广布,从新疆到青海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障碍是高寒缺氧。
答案:A
(2011·福建泉州模拟)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条件最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最容易发生泥沙淤积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甲处有天然海湾,并且位于背风坡,风平浪静;而丙、乙位于迎风坡,风浪较大;丁则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四个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
材料二 三条亚欧大陆桥路线图
材料三 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
(1)由材料二中图可知,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其东西两端濒临的海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①是________海,②是________运河。
②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3)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自西往东 ( )
A.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B.自然景观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地域分异的变化特点
C.沿途可以参观凯旋门、克里姆林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
D.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三级阶梯
(4)下列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避开了高寒和沙漠地区,相邻港口无封冻期
B.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前景广阔
C.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
D.大陆沿线资源丰富,但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差
(5)简述第二亚欧大陆桥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解析:本题以三条亚欧大陆桥图和西亚及周边地区图为背景,考查第二、第三亚欧大陆桥的相关知识及海运、铁路运输的主要特点。第(1)题,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连云港临黄海、鹿特丹港临北海。第(2)题,由图可知,①为地中海,②为苏伊士运河;与铁路运输相比,其特点可从速度、运量、投入、成本等方面回答。第(3)题,沿该大陆桥自西向东,降水先减少后增多;该大陆桥不经过莫斯科,不会参观到克里姆林宫,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第(4)题,由第三条亚欧大陆桥的路线图可知,该线连接了亚、欧、非(支线连接非洲)三洲,所经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各国间经济互补性较强。第(5)题,它沟通了亚欧大陆两端的联系,是一条最便捷的通道。
答案:(1)陇海—兰新线 黄海 北海
(2)地中 苏伊士 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3)B (4)D
(5)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
14.读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和香港在世界位置图及有关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18分)
材料 香港海岸线曲折绵长,水位较深,特别是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湾,港阔水深,两岸土地开阔平坦。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绝大部分商品都可以获得免税。而与之仅以珠江口相隔的澳门,周围海水较浅,客、货流量远远小于香港,经济也逊色得多。
(1)香港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的海运和空运枢纽,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外,其经济腹地广阔,吸引了大批人流和物流,另外还与________有关(双选)( )
A.广阔的土地面积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自由贸易港的政策 D.当地稠密的人口
(3)由材料可以看出,澳门没有成为优良港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约伦敦与符拉迪沃斯托克两港口发展的主要条件分别是:伦敦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着手分析。从香港、澳门略图看,香港的水域范围与筑港条件都大大优于澳门,铁路与京广、京九线相联通,经济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自然筑港条件,再加上自由的贸易政策,使得香港成为世界著名的航空和海运枢纽。任何事物都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关键是结合实际,灵活分析。如伦敦港作为一个河港,存在泥沙淤塞航道的问题;符拉迪沃斯托克最明显的制约条件是冰期较长。
答案:(1)港阔水深,利于船舶航行、停泊 沿岸土地开阔平坦,利于筑港 (2)BC (3)周围海水较浅,不利于大吨位船舶行驶 (4)属于河港,容易淤积 纬度较高,冰期较长
15.(2011·徐州调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材料二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C.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厦门港口发展的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3)简述厦门港的区位优势。
解析:第(1)问,厦深铁路连接的是“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地区;沿线的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厦深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东南地区的铁路网,也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国防建设。第(2)问,东南沿海港口建设不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复杂和海水的腐蚀以及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第(3)问,厦门港的主要区位优势是纬度低,港湾不冻;海湾地形,能避风浪,交通便捷,港口经济腹地广阔。
答案:(1)D
(2)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海水运动性、腐蚀性强;海上风浪大,尤其是夏秋季节台风和冬春季节寒潮的侵袭。
(3)纬度较低,港湾终年不冻;海湾内风浪小;港口经济腹地宽广;港口配套的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完善。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