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下图是薰衣草北半球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薰衣草的商业栽培,主要是要取得薰衣草的花来提取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可以作为杀菌剂和高级香水、香料的添加剂等。
中国伊犁河谷平原的薰衣草基地,冬季时将薰衣草插条贮存在菜窖内,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 的植株,则把薰衣草底部用厚厚的土掩埋,浇透水,越冬率达到95%。
1.薰衣草对分布区具有独特的要求,北半球几大产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
A.纬度较为适中 B.地处沿海地带
C.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 D.海洋性气候区
解析:根据图中主要产区分布的大致纬度,可以归纳出“纬度较为适中”的共同特点。
答案:A
2.中国伊犁河谷对薰衣草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 )
A.冬季干旱 B.冬季严寒
C.积累养分 D.强太阳辐射
解析:中国伊犁河谷冬季严寒,薰衣草过冬需采取保温措施。
答案:B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3~4题。
3.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解析:市场需求量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最终是要到市场中出售的。
答案:C
4.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解析:有机肥的使用和生物防治害虫都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减轻污染。
答案:B
读图,回答5~8题。
5.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 )
A.水稻、大豆、玉米 B.小麦、油菜、大豆
C.甘蔗、柑橘、青稞 D.水稻、油菜、柑橘
解析:长江流域主要生产水稻、柑橘、油菜等。大豆、小麦多产于北方;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答案:D
6.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南方,纬度比东北地区低,热量条件优于东北平原。
答案:D
7.该地区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
A.有色金属冶炼 B.毛纺织加工制造
C.粮食食品加工 D.电视机生产组装
解析:该地区缺乏毛纺织工业的原料,不太适宜发展此产业。
答案:B
8.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图示地区为低山丘陵区,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的典型土壤是红壤,呈酸性,有机质少,是低产土壤。
答案:C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9~10题。
9.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0.新疆采用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 )
A.创造旅游景观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 D.节省建设成本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玻璃温室主要改造了温度,②等高线地形图为梯田,改造的是地形,③坎儿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④华北平原井排井灌主要治理土壤盐碱化。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答案:9.A 10.B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
A.基塘农业 B.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 D.河谷农业
解析:读图可以判断该区域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所以该区域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形成有名的河谷农业。
答案:D
12.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
A.水稻、小麦 B.小麦、青稞
C.水稻、青稞 D.小麦、玉米
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热量不足,因此应种植耐寒的小麦和青稞。
答案:B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3.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的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要求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地势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
(3)花卉生产还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的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只能利用航空运输;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14.(2011·合肥调研)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区是______________;
D地区是______________。
(2)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多选) (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据图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置;二是熟知各农业区生产的条件。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D地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发展农业需解决水源问题;B地区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淡水鱼养殖基地,人口稠密,建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原料充足且市场广阔;C地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商品率高的原因;E地为哈密盆地,地处内陆,农业生产特点不言自明。
答案:(1)低温(热量条件) 灌溉水源
(2)BC
(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超出个人需求,超出部分转化为商品出售
(4)耐旱 冰川融水
15.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
(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4)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解析:第(1)题,从图中生产潜力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生产潜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生产潜力小。第(2)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4)题,E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
答案:(1)气候
(2)A地区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4)商品谷物农业 有利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不利区位因素:热量相对不足。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