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第一章单元检测2
一、选择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年月l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 互发消息时,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以下3题。
1.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 当地时间为
A.26日2时9分 B.25日22时9分
C.25日零时9分 D.26日23时9分
2.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的
A.近日点附近 8.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
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4.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5.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6.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7.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8.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以下2题
9.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10.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西北近海(东六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迭近l0米的巨浪袭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酉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的灾难在印尼总共建成至少18万人死亡,许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田答以下3题。
11.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浪
12.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⑦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人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
A.气象灾害 B.洪涝灾害
C.地质灾害 D.水文灾害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l/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互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l—3题。
14.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15.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二、填空题
16.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孕灾环境是由 、 、 、 共同组成的环境。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 变化。
(3)灾情的大小通常以 和 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 、 、
二等。
(4)由图可见, 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影
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是 、 和 ,灾情的形成是该三因素 的结果。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6.C
7.A
8.D
9.A
10.D
11.C
12.D
13.D
14.C
15.A
二、填空题
16.(1)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2)自然异常
(3)人类社会、自然资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4)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综合、相互作用。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