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检测6 一、选择题 读我圈东部地区雨带图。据此回答以下4题。  1.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2.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台风 C.纬度 D.副高 3.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农作物生长受到威胁的原因是 A.洪涝 B.春旱 C.伏旱 D.寒潮 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在该雨带不能影响的地区,适宜开发 A.核电 B.水电 C.太阳能 D.生物能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以下3题。 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7.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8.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以下2题。 9.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10.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11.在地震危险区,通常以( )为单位进行防震准备。 A.家庭 B.社区 C.国家 D.乡镇 12.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不停的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不停的祷告 13.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14.下列洪水应急方法错误的是 A.登上大树 B.爬到电线杆上 C.抓住木板等漂浮物 D.尽量跑到高坡上 15.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龙卷风来时,应紧闭门窗 C.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D.台风强风过后,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 16.下列洪水互救方式不正确的是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施行人工呼吸 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17.有关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B.将大件家具摆在墙体坚固处 C.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D.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 18.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伏雨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 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19.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B.桥粱一般比较坚固躲到桥底下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和柱子边躲避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选择作躲避的场所 20.有关旱、涝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旱涝都是天气系统活动异常的结果 B.旱涝都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C.拟定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是防御旱涝的有效措施 D.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可有效防御早涝灾害 21.关于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 C.遥感技术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空间分析方面具有优 势 D.地理信息系统既可以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又可以对灾害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 析 22.对台风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B.利用气象雷达 C.利用探测气球 D.利用气象卫星 23.防洪的工程措施有 A.实行防洪保险 B.洪泛区的土地管理 C.修建分洪区 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24.对千热风的防御措施不正确的是 A.适时浇水 B.在干热风到来前,喷洒化学药剂,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结构,提高抗千热风的能力 C.砍伐林木,让干热风迅速转移到别处 D.选用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 25.有关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主要是在地震发生过程中进行 B.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要迅速往高地上跑 D.为防泥石流,在山区扎营,应选在河道弯曲、汇合处 26.地震发生时,选择合理的避震方法非常重要,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A.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应乘电梯迅速跑到室外 B.若在室外,应迅速往家跑 C.若正在街上行走,要迅速跑到高层建筑下躲避 D.住在现代高层建筑里,可以采用就地躲避的方法 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27.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 B.泥石流 C.凌汛 D.沙尘暴 28.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A.天津 B.昆明 C.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二、填空题 29.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l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痰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B 6.B 7.C 8.A 9.B 10.C 11.A 12.C 13.B 14.B 15.A 16.D 17.B 18.D 19.C 20.A 21.C 22.D 23.C 24.C 25.B 26.D 27.B 28.C 二、填空题 29.(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