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检测8
一、选择题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l/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互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l—3题。
1.火山喷发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2006年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B.2006年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
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l3人
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1,完成以下3题。
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7.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8.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煜,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煜:元焰的微火)据此回答以下3题。
9.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 B.蝗虫
C.森林火灾 D.赤潮
10.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台风过境
11.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 B.盛夏季节
C.初春季节 D.仲秋时节
12.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热带气旋
13.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A.震中 B.震级
C.震源 D.震波
14.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
15.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D.非洲
16.洪水的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17.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A.台风、夏秋季节节
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
C.寒潮、春秋季节
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
18.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
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19.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
20.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早、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D.火山、地震、、洪涝、一干旱
当地时闯8日8点50分(北京时同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卫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过仅在巴鲞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贵金至少需要50亿芙元。据此完成以下2题
21.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22.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二、填空题
2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4.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互l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痰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请说明防灾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B
7.C
8.A
9.C
10.A
11.A
12.C
13.B
14.C
15.A
16.C
17.C
18.B
19.B
20.D
21.B
22.D
二、填空题
23.(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24.(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