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  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②的度数是(  )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 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C.春节时北京均温升高 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 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  ) A.21时 B.4时 C.9时 D.3时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MN为黄道平面,故角③为黄赤交角,角②的度数是66°34′。第2题,如果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则太阳一直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无四季变化,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北京春节期间白昼变长,太阳高度变大,气温升高。第3题,若GP弧表示夜弧(弧度数为90°),则该纬线上昼长18小时,H点日出时间为3时。 【答案】 1.C 2.C 3.D 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  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  ) A.59°15′E B.44°45′W C.59°45′E D.128°15′W 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解析】 第4题,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33分,计算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8°15′W。第5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答案】 4.D 5.C  杭州(120.2°E,30.3°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图回答6~8题。 6.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吸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26′ B.30.3° C.66°34′ D.59.7° 7.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8.当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 B.松花江正值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C.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 D.澳大利亚农田中的小麦开始返青 【解析】 第6题,当太阳光线与热水器吸热面垂直时热水器的吸热效果最好。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φ=30.3°,δ=0°,可求得H=59.7°;又因α+H=90°,则α=30.3°。第7题,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地区应是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四地中拉萨市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第8题,该地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最大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答案】 6.B 7.C 8.A  (2011·四川高考)右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9~10题。 9.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 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解析】 第9题,由于北京处于白昼,则AB为昏线,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即150°W的地方时为18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60°W向东至180°,根据选项中四城市的经度可知,华盛顿不在此经度范围内,故选B。第10题,由上题可知B点的地方时为18时,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A点刚好发生极夜,由于A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为68°S,则太阳直射22°N,7月中旬为7月11日~7月21日,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计算可得,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纬度的最大值约为19°N,故选项A错误;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C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故选项B错误;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尼罗河正值洪水期(或汛期),故选项C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以南,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越往南昼越短,因此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故选项D正确。 【答案】 9.B 10.D (2012·济南模拟)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回11~12题。  1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 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1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最上面的城市夏季很长,秋春季相连,为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的广州;第三个城市冬季漫长,夏季短促,为纬度最高的哈尔滨;第四个城市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因此其纬度也较低,是武汉;第二个城市秋季较短,冬季较长,故其为纬度比哈尔滨稍低的北京。第12题,高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小,因此冬季漫长夏季短促,季节更替不明显;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大,因此夏季漫长而无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只有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也大,故四季更替最为明显,选C。 【答案】 11.D 12.C 二、综合题 13.(2012·广州模拟)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请把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到图乙中,并用表示夜半球。 (2)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该季节南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4)此日,a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日出为________时,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解析】 第(1)题,转绘中注意:①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则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②45°E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第(2)题,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3)题,根据图甲极昼范围知为冬至日,接近近日点,速度较快。第(4)题,a点在北极圈上有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b在赤道上日出6时,a点在b的东北方向上。 【答案】 (1)如图所示。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3)快 低温少雨 (4)0 6 东北 14.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写出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并说明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写出D点的日出、日落时刻。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多少? 【解析】 第(1)题,结合甲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其放大图知该放大图为北半球,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第(2)题,该四地由北向南昼逐渐变短;由甲处到乙处,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第(3)题,根据图示看出D点向东30°为18时经线,即日落时间为16时,并由此可求得日出时间为8点。第(4)题,结合A、B两点昼弧长度求得昼长。 【答案】 (1)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①④③②;昼变长夜变短;昼变短夜变长。 (3)8∶00;16∶00。 (4)14小时;12小时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