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5)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合肥模拟)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8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回答1~2题。  1.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 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读右图,回答3~4题。 3.四个地区中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B.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C.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8亿~9亿 D.环境人口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根据下列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5~6题。 年份 总人口 (万人) 65岁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例(%) 家庭人口 规模(人)  1953 3 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 452.21 3.37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49 3.23  2010 7 966.24 9.94 45.86 3.18  5.1990~2010年期间,该省的突出问题是 (  )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 6.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D.老龄人口比重大,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2011·青岛检测)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说明我国 (  ) A.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 B.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C.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8.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化的推进 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 D.国家人口政策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分别表示1930年、1970年、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出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老龄化显著 D.人口出生率较高 10.下列国家中,与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类似,且人口超过1亿的是 (  ) A.德国 B.菲律宾 C.尼日利亚 D.日本 下图为我国香港人口抚养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注:社会抚养率=×100% 少年儿童抚养率=×100% 老年抚养率=×100% 11.香港社会抚养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 B.死亡率持续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D.出生率大幅下降 12.到2016年香港的老年抚养率最小可能为 (  ) A.14% B.16% C.20% D.35%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2:2009年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中国人口金字塔的底部正在迅速收缩,并且0~4周岁幼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23.26。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4分)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________政策的必然结果。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中国新闻网2009年9月17日电 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材料2: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材料2分析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造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分析材料,谈谈为什么说人口压力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2分) 解析与答案(15) 1.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0~14岁比重最大,说明未来人口压力最大。 2.A解析:甲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大,出现老龄化问题,并且0~14岁人口比重最小,最可能是发达国家。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乙,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甲,同时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也最小。 3 .D解析:④点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1%且最低,应是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地区。 4 .D解析: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5.B解析:1990~2010年期间,该省老年人口比重显著上升,造成社会负担加重;而家庭人口规模减小,人口总数又增加,家庭户数增多;城市化水平由城市人口比重后期增加较慢来看,速度变慢,人口总数增加也趋缓,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6 .D解析: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明显,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保险等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7.C解析:中位数代表总体的中等情况,由图可知从1965~2005年生育率在不断下降,人口增长率有减慢趋势,人口总量在增加。 8.D解析:由图可知从1965~2005年生育率在不断下降,而且特别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急速下降,这主要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关。 9 .C解析:从1930年到2010年青少年比重在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所以人口老龄化显著。 10.D解析:菲律宾和尼日利亚是发展中国家,目前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德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日本人口超过1亿。 11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社会抚养率大幅下降是由少年儿童抚养率大幅下降造成的,而引起少年儿童抚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 12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老年抚养率在不断地上升,2000年老年抚养率已经超过16%,但小于20%。则2016年香港的老年抚养率的最小值,在四个数据中C项的可能性最大。 13.解析:第(1)题,从材料1中可知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从材料2中可知我国性别比失调。第(2)题,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产生与计划生育关系较大。第(3)题,性别比失调会影响婚姻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等,解决措施可针对其影响针对性分析。 答案:(1)老龄化(速度快) 性别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 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3)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②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③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④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别。 14.解析:本题结合人口增长的预测数据和能源保障分布区图,考查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因果关系,同时也考查了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第(2)题,从能源保障分布区图可以看出,整体而言,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这与能源的地区供给能力和地区消费水平有直接关系。第(3)题,人口压力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①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②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分布集中以及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若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③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分布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主要因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3)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当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就会造成生态破坏;人口增长,消耗物质增加,排污量不断增加,当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