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为挪威的朗伊尔城,它是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位于78°14′N上,据此回答1~2题。 1.朗伊尔城与北极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000千米 B.1300千米 C.1600千米 D.1800千米 2.假设某游客夏至日到该地参观,则正午时看到房屋影子朝向为(  ) A.西南 B.正南 C.正北 D.西北 解析:第1题,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大约是111千米,朗伊尔城与北极点纬度相差11°46′,实际距离大约是1306千米。第2题,该地正午时房屋的影子一年中都朝向正北。 答案:1.B 2.C (2011·龙岩三校联考)读下面的四幅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3题,读经纬网图可确定四点的位置:①为(20°S,130°E),②为(20°N,100°E),③为(0°,20°E),④为(20°S,50°W),故位于北京东南方向的是①。第4题,经纬度差相同的四个区域,纬度越低,面积越大。 答案:3.A 4.C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比例尺乙大于甲 C.甲表示的实际范围大 D.乙图表示内容更详细 6.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1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1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第5题,甲图比例尺为1∶15 000,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甲图比例尺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小,内容更详细。第6题,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北后向东南;火车站与学校和农业实验区相距应为几百米;依据指向标可判定方向;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为原来的4倍。 答案:5.A 6.C (2010·浙江高考)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7~8题。    7.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8.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⑥ 解析:第7题,从总体来看图中的地形剖面线MN的海拔南部高于北部,PQ的海拔西部高于东部,故分别对应甲、乙两个地形剖面图。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自流引水,水库①距离自来水厂远,且途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需要用动力把水提升到较高的地区,不能自流引水;水库②距离自来水厂较近,且全程可以自流引水。第8题,涉及两类部门的选址,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形平坦,光照较好的③地,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河流的下游⑥处。 答案:7.C 8.D (2011·潍坊检测)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9~10题。 9.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10.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 m            B.385 m C.550 m D.632 m 解析:第9题,河流穿过的等高线向地势高的方向凸出,结合指向标可知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第10题,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b为500米,Y地高度介于500~600米之间,同理可知X地介于200~100米之间。 答案:9.D 10.B 春分日某地理小组在我国图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当北京时间12点20分的时候,测得A、B、C三个地点的气温分别为14.3℃、14.8℃、14.8℃,同时测得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3°。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12.若沿图中的C-B作一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解析:第11题,春分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3°,可求出A地处于27°N。依据B、A或C、A的温差均为0.5℃,可确定该地区相对高度较小,该地区应处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第12题,读景观图可看出,B、C之间有两个谷地、两个山脊,且两个山脊的坡度相差不大。 答案:11.D 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5月1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码)(2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6分) (4)C处的地形是________,该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4分) (5)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最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2分)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能帮忙计算吗?(2分) 解析:(1)从图中指向标可知会合地点在①处。(2)从A到B顺东南风,速度较快。(3)从图中可以看出支流a穿过的等高线密集,漂流速度快,支流b相反。(4)从C处等高线上的示坡线可知C为山顶,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5)在D处建水坝的高度为100米,将会淹没②古寺。(6)古寺②与山顶C高度差为800~900米,温差约为4.8℃~5.4℃。 答案:(1)① (2)从A到B快 此时该地盛行东南风,是顺风航行 (3)a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b河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漂流速度慢。 (4)山顶 900~1 000米 (5)② (6)4.8~5.4℃ 14.(2011·济南模拟)下图为“某半岛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图中某地气候资料,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24.5 24.8 26.9 28.7 30.2 29.2 27.7 27.3 27.7 28.7 28.0 26.3  降水 (mm) 0.0 0.0 0.0 2.0 12.0 592.0 682.0 487.0 307.0 61.0 23.0 2.0    (1)沿图中绘制L的地形剖面图。(2分) (2)简述图中地区的地形特点及东西两岸大陆架的特点。(4分) (3)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及主要的分布区,并说明理由。(6分) (4)该地气候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其原因及措施有哪些?(8分) 解析:第(1)题,剖面图的绘制可依据下列步骤完成:①确定水平基线,②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③从剖面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交于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最后用圆滑的曲线连接各点。第(2)题,地形特点的描述应从地形种类、地面起伏状况、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第(3)题,依据气候资料可推知该地应为热带季风气候,可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第(4)题,根据表中气候资料,6~9月份降水特别多,易出现洪涝灾害;而12月至次年4月降水极少,又会出现旱灾。 答案:(1)见下图。  (2)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地势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大陆架陡峻,狭窄;西部大陆架平缓,宽广。 (3)水稻。理由:该地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较大,耕地应为水田。 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区)。 理由:西部及南部的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农耕。 (4)旱涝灾害。 原因:主要是由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的,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偏多形成涝灾,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措施:兴修水利,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