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泰安模拟)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旱灾即水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西南地区虽位于湿润地区,但由于2010年3、4月份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即水的供给量减少;而同期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即水分的损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 答案:D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④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太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答案:C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3~4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 气温(℃) 七月平均 气温(℃)  甲 102°E,25°N 1 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4.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解析:第3题,甲地纬度低,海拔较高应为云贵高原,乙地位置偏东,海拔低应为洞庭湖平原。第4题,根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较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3.D 4.A (2010·全国卷Ⅰ)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5~6题。 5.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6.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解析:第5题,滩涂中的水为海水,盐度高,要先种植耐盐性高的作物,再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把滩涂水中的盐分含量降下来,才能种植粮食作物。第6题,投入肥料(化肥和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题目要求改造的是土壤的盐度,故A、B错误;农药是用来解决作物病虫害的,和缩短改造时间无关,C错;投入淡水可以起到引淡淋盐的作用,减小滩涂水中的盐分含量,有利于缩短滩涂改造时间。 答案:5.C 6.D (2010·四川高考)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7~8题。  7.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8.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8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①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答案:7.C 8.D (2011·苏北四市调研)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9~10题。  9.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0.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解析:第9题,仔细观察本区域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区域北部的河流大体向北流、南部的河流大体向南流,故图中最大山脉的走向为东西走向。第10题,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弯曲方向可知,图中等压线弯曲度最大处,应形成一冷锋,甲、丙受冷气团影响,气温较低;但因处在锋后,降水概率大。乙、丁位于冷锋的锋前,晴朗少云;判断丁地风向时,可先画出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使其向右偏即可,即丁地吹偏西风。 答案:9.B 10.D 读图,回答11~12题。  11.40千米地壳等厚度线与我国________北部大致一致(  ) A.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 C.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12.我国东北部的7月等温线与地壳等厚度线的吻合度较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气温受海洋的影响,与海岸线基本平行 B.地壳厚度越厚,气温越高 C.地理上的巧合 D.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气温受到地势高低的影响 解析:第11题,40千米地壳等厚度线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附近,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北部大致一致。第12题,一般来说,地势高,地壳厚度大,地势低,地壳厚度小,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1:库尔勒香梨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爽口、耐贮藏、营养丰富等特点驰名中外。 材料2:图甲为塔里木盆地某地区南北走向的地形剖面图,图乙为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状况图。  (1)根据图乙判断,图甲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分) (2)简要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8分) (3)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图甲所示地区种植香梨的有利自然因素。(10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中的气温和降水数据进行判断。最冷月的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综合推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内流河的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补给、流程、支流多少等方面分析。第(3)题,南疆种植香梨的有利自然因素从气候(光照和温差)、土壤、水源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为内流河,河流短,支流少;流量小,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汛期较短,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3)有利于香梨生长的冲积土壤;生长期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有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14.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2010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下降14℃~18℃。  (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4分) (3)入冬以来我国寒潮频发的原因是什么?(6分)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________。(2分) 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冬季寒潮、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都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快行冷锋过境时会造成剧烈的天气变化,出现大风、降温等天气。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受寒潮影响小。第(3)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第(4)题,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初春和秋末。 答案:(1)冷锋 大风、降温、暴雪(雨) (2)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 (3)大气环流异常是我国寒潮频发的主要原因。入冬以来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十分有利于北极极地冷空气频繁向南爆发。 (4)初春和秋末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