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主要是因为(  )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外国人的心理 C.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即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 D.使用农药的结果 解析:市场上出现的“喜”字梨,“福”字苹果是迎合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就是市场需求。考查市场区位影响农业生产的知识点。 答案:C 自然生长的甲鱼需7年才能成熟上市,而江汉平原进行人工养殖甲鱼,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使甲鱼三年即可成熟上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2~3题。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解析:现代农业中,市场及需求量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答案:D 3.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厚的倾斜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 解析: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B (2010年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第4题,根据不同高度的农业类型可以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第5题,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积扩大,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答案:4.C 5.A 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水利工程近日开工,该灌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能发展水田1 306万亩,其中新增水田663万亩,改善水田643万亩。据此回答6~8题。 6.三江平原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A.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 B.纬度低,生长期长 C.可耕荒地多 D.灌溉水源充足 7.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三江平原最大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以水稻种植为主 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水利设施完善 D.科技水平高 8.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  ) A.地形平坦,地广人稀 B.机械化程度高 C.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D.黑土地的土壤肥沃 解析:第6题,三江平原拥有面积广大的可耕荒地,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耕地扩大潜力仍较大。第7题,迁移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第8题,三江平原是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能够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答案:6.C 7.B 8.C (2012年湖南长沙模拟)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施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9~10题。 9.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A.商品农业 B.传统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解析:从题干信息来看,马铃薯生产主要用来商品交易,属于商品农业。 答案:A 10.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种植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昼夜温差大 ④病虫害较少 ⑤灌溉水源充足 ⑥热量条件好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解析:马铃薯的品质优良,从题干来看,其淀粉含量高,茄碱含量低,香甜可口,主要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因素有关。 答案:D (2012年浙江金华十校模拟)读“东北区域略图”及五地相关气候资料表,完成11~13题。 ① 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355 mm  ② 年均温 4.9℃   年降水量 881 mm  ③ 年均温 6.8℃   年降水量 361 mm  ④ 年均温 -0.4℃   年降水量 630 mm  ⑤ 年均温 3.6℃   年降水量 523 mm     1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解析:①、③年降水量小于400 mm,故对应Ⅰ或Ⅴ,又①年均温较低,故对应纬度较高的Ⅴ,③对应Ⅰ。②年降水量为881 mm,较丰富,对应Ⅲ,④年均温较低,对应Ⅳ,则⑤对应Ⅱ。 答案:D 12.表中②、③两地降水差异明显,与其成因无关的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 解析:②、③分别对应Ⅲ、Ⅰ,读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故其降水差异明显与纬度无关。 答案:A 13.与江汉平原比较, Ⅳ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B.肥沃的土壤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地广人稀 解析:Ⅳ地区是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是其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D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有“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据此完成14~15题。  14.在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上图四种农业活动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诗中描写的轮台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最可能见到的是丁图所示的自给性质的粗放型游牧业。 答案:D 15.该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克服的问题是(  ) A.土壤浅薄贫瘠 B.劳动力供应不足 C.淡水资源短缺 D.宗教信仰分歧 解析:由于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答案:C 二、综合题 16.某课题组对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四个省份农户水稻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几组相关材料,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受大面积干旱灾害。到2012年4月,我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耕地受旱面积已达1.01亿亩,作物受旱面积达7 907万亩,由于干旱所引起的水稻减产将导致西南地区粮食供给的不足,从而极有可能导致全国大米价格的上涨。 (1)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光照、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自然灾害对水稻生长危害较大,除旱灾外,________等水文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材料二 基于地形地貌的西南四省农户种稻规模及水稻单产情况 地形地貌 山地 丘陵 平原 坝区 总计(平均)  调查户数 118 36 32 29 215  平均种稻面积(亩) 2.45 3.20 3.43 2.59 2.74  平均水稻亩产量(千克) 425.4 541.7 654.7 455.2 483.0  (2)西南地区比重最大的地形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地貌最为典型。由表可以看出,地形既影响水稻种植的________,又影响水稻的________。 材料三 采纳新品种的农户未采纳新品种的农户的平均种稻面积比较 省份 四川 云南 广西 贵州 总计(平均)  调查户数 46 60 54 55 215  平均种 稻面积(亩) 采纳新品种的农户 4.31 3.07 2.27 2.83 3.07   未采纳新品种的农户 3.4 2.42 2.63 2.18 2.62  (3)采纳水稻新品种的农户的平均水稻种植面积均________(大于、小于)未采纳水稻新品种的农户的平均水稻种植面积,表示________(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请对西南地区的水稻生产提出两点建议。 解析:本题借助调查材料,引导学生提高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和把握。第(1)题,一方面气候条件为水稻生产提供光照、热量和降水等,另一方面干旱、洪涝等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也很大。第(2)题,西南地区山地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既影响水稻的种植面积,又影响水稻的产量。第(3)题,该材料体现了科技因素的影响。第(4)题,对当地的建议可以从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加大惠农政策等方面入手。 答案:(1)热量 降水 洪涝 (2)山地 喀斯特 面积 产量 (3)大于 科技 (4)兴修水利工程;加大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落实各项农业政策等。(任选两项) 17.(2011年上海单科)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1)~(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水稻生长可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主产区 项目    长江流域  河套灌区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发展的 自然条件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图上区分各个产业区的分布位置,生产条件是本题的考查要点,同位于暖温带的除了汾渭平原,还有黄淮海平原;在我国三大平原当中,最大的就是东北平原;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的地域应是纬度最低、热量丰富的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第(2)题,长江流域主产区与河套灌区主产区的比较从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三大方面比较,其中自然条件又分有利、不利两个方面,全面考查这两个主产区的特点,其中前者位于东部季风区,后者位于非季风区,在比较有利自然条件的时候要从地势、气候(水热)、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比较不利自然条件时要从气象灾害、土壤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南疆与北疆的绿洲农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以从示意图中读出,其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水源(冰雪融水)的分布位置。 答案:(1)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 华南 (2) 主产区 长江流域 河套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 旱作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农业发 展的自 然条件 有利方面 地势较低;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土壤较肥沃(任答两点即可)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任答两点即可)   不利方面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气候干旱,降水不足;多风沙、盐碱地  (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