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月22日(除夕)0时至1月28日(正月初六)24时,泰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进景点游客412 979人,同比增长6.19%;其中进山游客100 689人,同比增长12.07%;实现门票收入1 122.23万元,同比增长10.01%,游客量和门票收入均创历年春节黄金周最好纪录。  材料二 泰山著名景观图  (1)旅游者登临泰山可以观赏“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自然景观。试分析观赏“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及时机,并简要分析原因。 (2)新疆乌鲁木齐一游客打算到泰山游览并希望能够欣赏到泰山瀑布景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告诉他来泰山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3)读杜甫诗《望岳》,并简要分析该诗对游客观赏泰山美景有哪些启发?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旅游景观欣赏、旅游景观特点及成因等知识。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季的雨后初晴之时;泰山瀑布景观也宜在夏季欣赏,这与泰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诗句中体现了观赏泰山美景要选择恰当的位置,并且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1)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因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雨后初晴,大量水汽蒸发,容易成云致雾。 (2)夏季。理由:泰山夏季森林茂密苍翠,鸟语花香;雨水多,水量充足,瀑布更加壮观;山中多云雾,景色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3)选择恰当的观赏位置:只有站在最高点远眺俯视,才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品味泰山文化内涵;心随景动,情景交融,达到精神升华。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峡谷中。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于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  图甲、图乙分别为黄河水系图和壶口瀑布地质剖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黄河壶口瀑布在什么季节出现此景观?为什么? (2)黄河壶口瀑布应如何欣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及成因。黄河壶口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说明黄河水量丰富,而黄河汛期在夏季;适当距离仰视才可观赏到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流水的侵蚀作用在不同的岩石上表现不同,对坚硬的砾岩侵蚀较弱,对相对松软的砂岩侵蚀较强,本图壶口瀑布坚硬的砾岩在上层,受侵蚀弱,下层相对松软的砂岩受侵蚀强,发育成了瀑布。 答案:(1)夏季。因为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 (2)适当距离仰视。 (3)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差异侵蚀,较坚硬的砾岩受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受侵蚀强,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材料二 据报道,被称为海上生物乐园的澳大利亚大堡礁,由于海水逐渐变暖及人们的过度开发,如果不挽救,未来10年内这美景将彻底消失。另据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关于国际海洋现状的会议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警告说,到本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灭绝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三 珊瑚礁的形成示意图  (1)珊瑚礁根据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对应于上图,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按照珊瑚礁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A→C→B D.B→A→C (2)根据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推断,该海域的地壳运动特点是________。从大堡礁的形成过程看,其属于________岩。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大堡礁即将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解析:第(1)题,珊瑚礁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地壳的缓慢下沉。珊瑚虫骨骼的不断堆积,经历了岸礁、堡礁和环礁三个阶段。由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有适于珊瑚虫繁衍的海域环境,所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第(2)题,大堡礁是珊瑚虫遗体骨骼堆积而成,故属于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第(3)题,结合材料二可知大堡礁将消失的原因。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解答该题还需要明确影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五个方面: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量。 答案:(1)岸礁 堡礁 环礁 A (2)处于缓慢的下沉过程中 石灰 (3)全球变暖使海水温度升高,人为的过度开发利用。 (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靠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 4.(2011年山东文综)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 (1)从图示可看出,线路一连接的景点多,且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又有自然景观,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且线路较短。该题应从旅游资源价值、地域组合、游览时间等方面去分析。(2)海岛面积小,环境容量小,且海岛孤立于海洋中,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答案】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