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知识总结测试3 一、单项选择题 (2011·通州高一期中检测)每年的12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150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公约。1993年12月29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这一天就被认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该图为我国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包含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表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生物种类 C.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 D.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钾盐等 【解析】 生物多样性不能为工业提供钾盐。 【答案】 D 2.与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关的是(  ) A.洞庭湖周围退耕还湖 B.严格抵制外来生物品种 C.大江大河流域的开发 D.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锐减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C (2011·保定高一期中检测)雪山雪线的变化,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的忠告。守护好我们的雪线,不仅是守护我们的青藏高原伟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更是守护人类的共同的生命线。读图,完成3~5题。 3.下图中能准确表示珠穆朗玛峰雪线高度变化的是(  )  4.珠穆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基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季雨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造成珠穆朗玛峰南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 C.洋流不同 D.风向不同 【解析】 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多,雪线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雪线将升高;同一山地阳坡自然带海拔较高。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不同的自然带生物生长需要的热量是不同的,南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北坡接受的太阳辐射少,从而造成珠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不同。 【答案】 3.D 4.C 5.B (2011·黄冈高一期中检测)下图为针阔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据此回答6~7题。  地点 海拔  ① 1500~2000米  ② 600~1000米  ③ 2200~2600米  6.①、③两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解析】 ①地纬度较低,地带性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应在海拔1500米以上地区,而③处地处暖温带,热量较①处少。 【答案】 A 7.②、③点比较,造成两地针阔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坡向 【解析】 在同一纬度附近,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③地降水量较②地山麓要多,②地山腰有地形雨。 【答案】 B (2011·唐山高一12月)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中的对应关系。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范围约为(  )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解析】 据图可知,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范围位于距42°N大约1100~1800千米处。根据纬度1°的经线长是111千米,计算出距离42°N约10~16个纬度。 【答案】 B 9.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解析】 针叶林带的分布主要受热量影响,热量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同一山地则是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因此,从赤道到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的分布海拔逐渐降低。 【答案】 C (2011·广东深圳高一12月)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各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据此回答10~12题。 10.企鹅只有在下列地区才能见到(  ) A.格陵兰岛 B.北美洲北部 C.回归线附近大陆 D.南极洲 【解析】 企鹅是南半球冰原带特有的动物。 【答案】 D 11.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  ) 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 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C.开始植食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 D.草原退化、沙化 【解析】 非洲热带草原上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后,虽然短时间内会使食草动物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但食草动物的增多又会导致草原植被的过度破坏,最终又导致缺少食物而减少,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答案】 C 12.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他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收入 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以外 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 D.从加拿大引进灰狼 【解析】 A、B两项是“短期”行为,C项热带草原的肉食动物难以适应美国西部的自然环境。 【答案】 D (2011·济南高一期末)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性规律 【解析】 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在南北方向上更替,沿东西方向延伸,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体现;自然带⑧→⑨→⑩则表现为在东西方向上更替,沿南北方向延伸,是经度地带性规律的体现。 【答案】 A 14.A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A山脉位于热带荒漠中,自然带带谱中基带应该为热带荒漠带,这样可以将③④排除掉,同时,由于海拔和纬度位置的影响,A山脉不可能出现冰川,故将①排除掉。 【答案】 B 15.B因素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A.地带性规律 B.非地带性规律 C.地带性和非地性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解析】 沙漠中出现绿洲的条件是拥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地下水或是高山冰雪融水等),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 B 二、综合题 16.(2011·临川中学高一期末)下面为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A代表________带,B代表________带,C代表________带,D代表________带。 (2)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和地球表现上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自然带变化相似。 (3)为什么北坡没有森林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珠穆朗玛峰南坡相对高度大,水热差异比北坡大,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针带;珠穆朗玛峰北坡山麓地带海拔较高,气温低,降水较少,降水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条件。 【答案】 (1)高山灌木林 高山针叶林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2)赤道 两极 (3)北坡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条件。 17.(2011·石家庄高一检测)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内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独有的是__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___。 (4)没有画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应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归纳。第(1)题,由图中自然带的分布可知,①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②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独有,其雨季是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而形成的。第(3)题,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自然带不同,但其气候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4)题,没有画出的是中纬度内陆的温带荒漠,因此不能详细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5)题,理想模式下没有考虑洋流、地形起伏等因素。 【答案】 (1)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⑥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3)②④ ④⑤ (4)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5)洋流、地形起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