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5章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解析] 由图中的交通方式可知:①是步行、马车时期;②是高速公路时期;③是火车时期;④是汽车时期。
[答案] C
2.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交通运输发展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公路时期出现的最晚。
[答案] B
(2010年泰安模拟)下图是上海市某区域住房价格各因素的影响权重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二手房价格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权重只有6.42%,新房价格受交通条件影响权重仅为0.67%,这可能是该区域 ( )
A.人口密集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便利 D.繁华程度高
4.有关该区域房地产管理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础设施决定二手房价格
B.房地产开发商关注环境质量
C.地理位置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大
D.人口状况对二手房、新房的影响差异较小
[解析] 由图可知,交通条件对二手房价格和新房房价影响程度的权重均低,是因为该区域交通条件好,交通因素不再是影响该地房价的主要限制因素。基础设施对二手房价格影响比重较低;两类房价受地理位置影响相差不大;但人口状况的影响相差很大;而第二幅图中环境质量所占权重最高。
[答案] 3.C 4.B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5~6题。
5.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丁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 D
6.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解析] 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
[答案] D
7.(2009年广东高考)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①地价便宜 ②人流量大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大型商厦布置在城郊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利用了当地的交通优势和远离商业中心地价便宜优势。
[答案] D
下图是三个同等规模商业中心对周围顾客达成交易的概率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分析回答8~9题。
8.图中四点达成交易的几率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 D.乙甲丁丙
[解析] 注意读图,观察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交易的概率值,即可判断大小顺序。
[答案] B
9.若要在图上新布置一个同等规模的商业中心,则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丙地离三个商业中心的距离都较近,且达成交易的概率相当,若在此地建设商业中心,影响的范围会很大,同时也会促进周边地区交易概率的提高,从而带动该地区商业的发展。
[答案] C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某地区有a、b、c、d、e、f规模不等的城市(镇),现需在其中两座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 )
A.a和b B.a和e
C.b和e D.c和d
[解析] 百货中转站的区位要利于货物的集散,a处设立百货中转站利于铁路线上货物的分散,e处与c、d、f之间的总运输距离最近,利于货物的分散,且运输成本达到最低。
[答案] B
11.图中f地处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矿产资源,需布局一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修建交通线只需考虑f与b的距离最短这一原则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适宜修建铁路
D.f城镇的发展规模不会超过城市a、b
[解析] 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经济、社会因素,但自然条件也有一定影响。f城镇受到矿产资源的影响,其发展速度将加快,其规模可能会超过城市a、b。
[答案] A
二、综合题
12.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C两地区中,商业网点密度大的是________,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比较B、C两地居民区分布特点的差异。
(3)B地区商店布局遵循________最优原则,D地区商店布局遵循________最优原则。
(4)规划从A地区到B地区之间修一条公路,P、Q两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的是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从题干可知:①山区居民区和商店多沿公路和河流分布,平原地区居民区和商店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②山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少、密度小,平原地区居民区和商店数量多、密度大。③B地区商店分布在众多居民区的中间部位,遵循市场最优原则;D地区商店靠近公路,是按交通最优原则布局的。④规划从A地区到B地区之间修一条公路,P、Q两线路方案中,线路P沿等高线修建,沿线地形平坦;线路Q经过山脊,沿线地形坡度大。
[答案] (1)C 平原比山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2)B地居民区沿河流分布,C地居民区沿公路分布。 (3)市场 交通 (4)P
13.读我国东部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该市新建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分析该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可能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位于城市边缘高速公路沿线,故其布局原则为交通最优原则。
第(2)题,由图中城区轮廓可知是以铁路为中轴线纵向发展。
第(3)题,铁路适宜长途运输,根据城市交通网的布局原则,应使过境线路从城市边缘通过。
[答案] (1)交通最优原则
(2)沿铁路干线扩展,呈条带状分布
(3)铁路线 经过城区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com 高 考 资源 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