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3·试题调研)现有一瓶由两种液态有机物乙二醇和丙三醇(甘油)组成的混合液,根据下表性质判定,要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  A.分液法         B.结晶法 C.蒸馏法 D.过滤法 【答案】 C 2.(2013·试题调研)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⑥ 【答案】 B 【点拨】 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蒸馏烧瓶用于蒸馏,这三种仪器都可用于物质的分离。 3.(2013·试题调研)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 C 【点拨】 互不相溶且密度悬殊的液体方可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与水互溶,碘易溶于CCl4中,汽油可溶解植物油,故选C。 4.实验室从碘水中提取碘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分液、蒸馏 B.过滤、蒸发 C.萃取、分液 D.萃取、分液、蒸馏 【答案】 D 【点拨】 碘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CCl4中,故可利用萃取、分液、蒸馏的方法。 5.以下实验装置一般能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D 【点拨】 ①是蒸馏,用于分离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②为蒸发,是从溶液得到固体的方法;③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6.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 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 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 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 【答案】 A 【点拨】 沙子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只需过滤即可分离。 7.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含有SO C.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答案】 D 【点拨】 A中亚硫酸盐加入稀盐酸也会产生无色气体,B中BaCl2溶液加AgNO3也会产生白色沉淀,C中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一定显酸性。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铁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 D.将O2和H2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 【答案】 A 【点拨】 B中汽油与煤油不可用萃取的方法,可用蒸馏的方法,C中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可用结晶的方法。D中方法易爆炸。 9.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  ) 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 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 C.CaCO3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 D.自来水中的杂质(萃取) 【答案】 C 【点拨】 A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D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10.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答案】 D 【点拨】 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 二、非选择题 11.(2013·经典习题选萃)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________; (2)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 (4)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 【答案】 (1)F (2)A (3)D (4)E 【点拨】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应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应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应用分液的方法;酒精和水互溶且二者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12.(2012·梅州高一检测)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3)实验时A中除加入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应在支管口附近 冷凝管进水方向应是下口进,上口出 (2)蒸馏烧瓶 冷凝管 (3)沸石(碎瓷片) 防止暴沸 【点拨】 蒸馏时,蒸馏烧瓶A中除加液体外,还应加入沸石(碎瓷片),以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插入液体中。冷凝管B中冷却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以增强冷凝效果。 13.(2013·试题调研)人们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方式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开来: (1)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BaSO4与水,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2)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水和食盐,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3)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如氯化钠和硝酸钾,可通过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 (4)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________方法分离; (5)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________方法分离。 【答案】 (1)过滤 (2)蒸发 (3)结晶 (4)蒸馏 (5)分液 14.(2013·经典习题选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1:酒精、苯、CCl4都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之间大都能互溶; 材料2:碘(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材料3: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呈橙色。 在酒精、苯、CCl4、NaCl、蒸馏水五种试剂中: (1)能把碘单质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的是________,进行分液之后是否能得到纯净的碘单质?________________。 (2)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并在分液时使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________;萃取时,液体接近无色的是________层,有色层是________层。 (3)CCl4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苯与四氯化碳 否 (2)四氯化碳 上 下 (3)不能,因为四氯化碳与酒精互溶 【点拨】 (1)苯与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酒精、氯化钠易溶于水,故苯与四氯化碳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但分液后得到的是碘的有机溶液,而不是纯净物;(2)因苯比水的密度小,四氯化碳比水的密度大,因此能把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在分液时使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的是四氯化碳,萃取时,上层液体是水,接近无色,下层液体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色;(3)CCl4不能把碘酒中的碘萃取出来,因为酒精与四氯化碳互溶。 解答该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充分挖掘并利用信息材料; ②酒精与CCl4互相溶解; ③分液时遵循“下口流上口倒”。  气密性的检查 如图所示,把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检查气密性时,一定要注意两端“封死”。例如下列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对图A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后再检查; 对图B所示的装置,要先向安全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 对图C所示的装置,可先打开导气管活塞向试管中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下口,关闭导气管活塞,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使之出现液面的压强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判断气密性的良好与否。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