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专题二综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1~5题,每小题2分,6~17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在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下列有关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环境污染少 B.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实现太阳能的利用 C.氢能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可用电解水制氢的方法获取大量氢气实现能源的绿色化 D.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C选项中用水电解的方法制H2不可取,因为会耗费大量的电能,不能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B.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为“+”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的形成过程 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再经过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根据能量守恒原则,最后燃烧放出的能量是来源于最初的太阳能,B项此过程应为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C项应为放热反应,ΔH为“-”,D项ΔH与条件无关。 3.2008年10月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6岁时,他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荣获“美国西屋天才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 C.纯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银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 D.钢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答案:B 解析:A项应为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B项为阴极电保护法,C项是银发生化学腐蚀的结果,D项电极反应式应为Fe==Fe2++2e-。 4.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D.原电池放电时,在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答案:C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不一定为两种不同金属,可为金属与导电的非金属,也可都为非金属,例燃料电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的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大 B.在镀件上电镀锌,可以用锌做阳极,也可以用惰性材料做阳极 C.二次电池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B 解析:A项,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金属为铜和比铜活泼的Zn、Fe等其他金属,根据电子守恒,可知mCu溶解0的反应满足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10.如图所示,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B.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碱性不变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的质量增加,阳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D.若将石墨电极都换成铁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不变 答案:C 解析:A项阴极反应应为Cu2++2e-==Cu,B项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D项若将石墨电极换成铁电极,阳极Fe溶解质量减轻,阴极析出Cu质量增加。 11.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2-4==PbSO4+2e-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2-4 答案:B 解析:A项应为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为PbO2+4H++SO2-4+2e-==PbSO4+2H2O,C项充电时,硫酸的浓度不断增大,D项充电时阳极反应为PbSO4+2H2O==PbO2+4H ++SO2-4+2e-,此选项中反应为阴极反应式。 1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D)=0.4 mol·(L·s) -1 B.v(C)=0.5 mol·(L·s) -1 C.v(B)=0.6 mol·(L·s) -1 D.v(A)=0.15 mol·(L·s) -1 答案:B 解析:v(A): v (B): v (C): v (D) =1:3:2:2,根据给出数据可得v (C) >v (D) =v (B) >v (A)。 13.对可逆反应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答案:B 解析:①A为固体,改变它的量对平衡无影响,②升高温度,v (正): v (逆)都增大,③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v (正):v (逆)都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④正确,平衡右移,v (正): >v(逆),⑤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 14.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答案:D 解析:A项铜为正极,B项Cu片质量不变,C项电流方向为从铜片流向锌片。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板更耐腐蚀 答案:C 解析:A项,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都发生还原反应。B项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2:1,D项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耐腐蚀,活泼性:Zn>Fe>Sn。 16.已知25℃、101 kPa条件下: (1)4Al(s)+3O2(g)== 2Al2O3(s) ΔH=-2 834.9 kJ·mol-1 (2)4Al(s)+2O3(g)== 2Al2O3(s) ΔH=-3 11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答案:A 解析:由两个方程式的ΔH可知,A正确,B错误,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O2比O3稳定。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 A.T1>T3,ΔH>0 B.T1>T2,ΔH<0 C.T10 D.T1T1,温度高时,nHI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所以ΔH<0。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18.(12分)Ⅰ、北京时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的第三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 已知下面在298K时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2H2O(l) ΔH=-571.6 kJ·mol-1 CH4(g)+2O2(g)==CO2(g)+2H2(l)ΔH=-890.3 kJ·mol-1 C(s)+O2(g)== CO2(g)ΔH=-393.5 kJ·mol-1 根据上面的热化学方程式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H2、C、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2)根据以上反应,则C(s)+2H2(g)== CH4(g)的焓变ΔH= 。 (3)已知H2O(l)== H2O(g) ΔH=+44.0 kJ·mol-1 试写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Ⅱ、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4%,远远超出水灾、火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总和。因此,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寻求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分别放在以下装置(都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的四块相同的纯锌片,其中腐蚀最快的是 。  (2)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其中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 处。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  答案:Ⅰ、(1)H2 (2)-74.8 kJ·mol-1 (3)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Ⅱ、(1)C〓(2)N〓牺牲阳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解析:Ⅰ、(1)由3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2H2571.6 kJ CH4890.3 kJ 2 mol 1 mol 4g571.6 kJ 16g890.3 kJ C393.5 kJ 1 mol 12g393.5 kJ 计算可知H2放热最多(等质量时) (2)由①+③-②式可得C(s)+2H2(g)== CH4(g) ΔH=ΔH1+ΔH3-ΔH2=-74.8 kJ·mol-1 (3)2H2O(l)== 2H2O(g) ΔH=+44.0×2=+88.0 kJ·mol-1 所以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88=-802.3 kJ·mol-1 Ⅱ(1)金属腐蚀快慢的一般规律为: 作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原电池正极<作原电池负极<作电解池阳极 所以腐蚀最快的为C(作原电池负极)。 (2)X为碳棒时,开关K置于N处,为阴极电保护法,X为锌时,开关K置于M处,为牺牲阳极 保护法。 19.(19分)海水是人类资源的宝库,“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重要来源。食盐既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以食盐为原料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1)工业上用NaCl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钠。 ①该过程中阴极的产物是 ;阴极反应为 。 ②阳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③当阴极上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时(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收集),则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 NA。 (3)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以制备“84”消毒液,若通电时产生的氧气被溶液完全吸收,且最终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一个方程式表示)。 (4)海水电解制得的氢气用于合成氨,某合成氨厂生产流程如下:  ①在第(1)个设备中先把N2、H2压缩的目的是: 。 ②在第(3)个设备中用冷却的方法分离出 其目的是: 。 答案:(1)2NaCl(熔融)通电2Na+Cl2↑ (2)①NaOH和H2 2H++2e-==H2↑ ②2Cl--2e-==Cl2↑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色,证明生成了Cl2 ③2 (3)NaCl+H2O通电NaClO+H2↑ (4)①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②液氨 使平衡右移,提高N2、H2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1)应电解熔融态NaCl,而非NaCl水溶液。 (2)③阴极反应为:2H++2e-==H2↑ 2 mol 1 mol 生成1 mol H2时可知转移了2 mol e-,即2NA。 (3)注意方法:先写出两个方程式: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Cl2+2NaOH==NaCl+NaClO+H2O 然后两式相加,即得 NaCl+H2O通电NaClO+H2↑ (4)考查了压强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N2+3H22NH3来说,增大压强和减小NH3的浓度都会使平衡右移;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0.(7分)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某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能量的多少,来判断该电池的优劣 B.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这类电池可无限次重复使用 C.除氢气外,甲醇、汽油、甲烷、乙烷、氧气等都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D.近年来,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需要回收 (2)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2Ni(OH) 2+Cd(OH2)充电  放电 Cd+2NiO(OH)+2H2O 已知Ni(OH) 2和Cd(OH) 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B.反应环境为碱性 C.电池放电时Cd作负极 D.该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 (3)在宇宙飞船和其它航天器上经常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炭块组成,通入的氢气和氧气由孔隙中逸入,并在电极表面发生反应而放电。  ①a电极是电源的 极 ②若该电池为飞行员提供了36 kg的水,则电路中通过了 mol电子。  答案: (1)A (2)BCD (3)①负 ②4 000 解析:(1)B选项充电电池可重复使用,但不能无限次重复使用,C项O2不能作燃料,其余气体都可。D项废电池集中处理的原因是造成环境污染。 (2)A项此反应代表向两个方向都能进行,但不为可逆反应。B项Ni(OH) 2和Cd(OH) 2能溶于酸,所以反应环境不能为酸性。D项蓄电池为二次电池,从放电反应式可知Cd为负极材料。 (3)a极为H2入口,所以为负极。 2H2+O2==2H2O 转移4 mol e-→2 mol H2O 转移4×103 mol e-→ =2×103 mol H2O 21.(16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g) +3H2(g) 2NH3(g) Δ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2)平衡后,若提高H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N2 (3)若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200 300 400  K K1 K3 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B.v(H2)正=3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400℃时,反应2NH3(g) 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当测得NH3、N2和H2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和 1 mol时,则该反应的v(N2)正 v(N2)逆(填“<”“>”或“=”)。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合成氨的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产率的有效方法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理论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答案:(1)0.01 mol·L-1·min-1 50 (2)C、D (3)①> ②C ③2 > (4)C 解析: (1) N2+3H22NH3 1 3 2 n初0.2 0.8 0 n5分钟0.1 0.3 0.2 Δn 0.1 0.3 0.2 v (N2)==0.01 mol·L-1·min-1 α(H2)=×100%=50%。 (2)若提高H2的转化率,即平衡向右移动,分析反应可知,可以降低温度或加入N2或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 (3)①因ΔH<0,升高温度,K减小,所以K1>K2。②A项三种物质的浓度之比为一固定数值关系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B项应为3v(N2)正=v(H2)逆,C项恒v的条件下压强不变,可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D项ρ= 因m,v均不变,所以ρ始终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标志,故选C。③因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可推知K=2 Qc===0.056<2,所以平衡右移v (H2)正>v (N2)逆。(4)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故不能提高产品产率和反应物转化率。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