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安新中学期中)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 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答案】 B 2.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解析】 MnO2对H2O2分解生成H2O和O2,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 B 3.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 A.等体积0.1mol/L HCl溶液和0.05mol/L H2SO4溶液分别与0.2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L HCl溶液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mol/L HCl溶液和0.1mol/L H2SO4溶液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解析】 Zn粉与Zn粒相比较,Zn粉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B不合题意;等浓度的HCl溶液与CH3COOH溶液中c(H+)不同,所以与Na2CO3粉末反应的速率不同,C不合题意;H2SO4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所以二者速率不可能相等。 【答案】 A 4.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2SO2+O22SO3 B.CO+H2O(g)CO2+H2 C.CO2+H2OH2CO3 D.H++OH-H2O 【解析】 压强的改变只能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产生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答案】 D 5.(2011·太原高二检测)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对于反应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增大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增大HCl溶液的浓度,升高温度或将块状大理石改为粉末状大理石。 【答案】 B 6.100.0mL 6.0mol/L H2SO4(aq)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s) B.水 C.K2SO4(aq) D.(NH4)2SO4(s) 【解析】 减缓反应速率这里只能是减小c(H+),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即H+的物质的量不变。若放Na2CO3(s)和H+发生反应产生CO2,n(H+)减小,不正确;加水稀释,c(H+)减小,但H+物质的量不变,加入K2SO4(aq)相当于加水稀释,而加入(NH4)2SO4(s),c(H+)不变化。 【答案】 BC 7.(2011·威海统考)在298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下表,由此推知当c(HI)=0.500mol·L-1,c(H2O2)=0.400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  ) 实验编号 1 2 3 4 5  c(HI)/ mol·L-1 0.100 0.200 0.300 0.100 0.100  c(H2O2)/ mol·L-1 0.100 0.100 0.100 0.200 0.300  v/ mol·L-1·s-1 0.00760 0.0153 0.0227 0.015 0.0228  A.0.0380mol·L-1·s-1 B.0.152mol·L-1·s-1 C.0.608mol·L-1·s-1 D.0.760mol·L-1·s-1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与HI和H2O2浓度的乘积成正比,据此计算可得B项正确。 【答案】 B 8.能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大的措施是(  ) A.增加少量的CaCO3固体 B.升高温度 C.加入MnO2 D.增大压强 【解析】 CaCO3为固体,所以加压、增加物质的量,均不会使反应速率加快。MnO2不是CaCO3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 B 9.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积的容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C是固体,所以增加C的量,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①符合题意。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2,与反应有关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未发生改变,所以反应速率未发生明显改变,③也符合题意。 【答案】 B 10.对于反应A(g)+B(g)C(g),用如图中的图象分别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持续的时间、反应温度跟反应速率v之间的关系,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解析】 反应物浓度为0时,反应速率也为0,当浓度增大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加,A、B均正确。反应刚开始,反应速率不可能为0,随着时间延长,反应速率不会一直增大,所以C错。温度为0时,反应速率并不为0,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答案】 C 11.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mol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l SO2和10mol O2起反应 丙.在45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 SO2和5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 甲、乙相比较,乙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乙>甲。丙、丁相比较,丁温度高,反应速率丁>丙。甲与丁相比较,甲反应物浓度高,反应速率甲>丁(丙温度最低,反应最慢,故选C)。 【答案】 C 12.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起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不变,0.1mol/L的KMnO4酸性溶液分别与0.1mol/L的H2C2O4溶液和0.2mol/L的H2C2O4溶液反应,后者褪色时间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溶液和H2SO4混合液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在热水中的混合液先出现浑浊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体系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将少量MnO2粉末加入盛有10%双氧水的锥形瓶内,在化学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D 一定条件下,分别在容积为1L和容积为2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氢气和碘蒸气,发生如下反应:H2(g)+I2(g)2HI(g),获得等量HI时需要的时间前者少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态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保持不变。由此不能得出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的结论,C错。 【答案】 C 13.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在根据数据所绘制得到的图中,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组别 c(HCl)(mol/L)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解析】 由图知,反应速率:a>b>c>d;由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知,温度高、浓度大、固体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就快,则1组最慢,2组稍快,由于3组温度高但固体表面积小,4组温度低但固体表面积大,因此,无法确定3组与4组的反应速率的快慢,但均比2组快,故A、C项均正确,B、D项均错误。 【答案】 AC 14.(2011·启东中学高二期中)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复原 【解析】 若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应选用Fe2(SO4)3(aq)和CuSO4(aq)。如果选用FeCl3(aq)和CuSO4(aq),虽然加入FeCl3(aq)的反应速率快,但可能是Cl-的催化作用。 【答案】 B 15.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序号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完全溶解于 酸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0 t1  E 2 薄片 35 50  F 2 颗粒 15 t2  G 2 粉末 15 t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t1=75 s ②t2>200>t3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 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③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需时间为原来的,故t=50×100 t1=70.7s,①错;F与B比较接触面积小,溶解所需时间长,G与B比较,接触面积大,反应快,所需时间短,②正确。③中B与F、G比较,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mB应大于mF,③错。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6.(2011·东北师大附中期中)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 质量/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1 V(稀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4和5的区别是金属的状态不相同,粉末状态的反应速率快。1和2也属于此类情况。(2)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一样。分析表格可知1、3、4、6、8为一组,2和5为一组。(3)6、7和8、9两组可以看出温度也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外部条件。(4)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一定量的该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相同。 【答案】 (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和2 (2)1、3、4、6、8或2、5 (3)开始反应温度 6和7或8和9 (4)一定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