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既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又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②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有可能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只有③ 解析:选B。电解池是只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①错;金属和石墨导电是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两极上均有离子放电,是化学变化,②对;电解可强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③对。答案选B。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 A.AgNO3[AgNO3] B.NaOH[H2O] C.KCl[KCl] D.CuSO4[Cu(OH)2] 解析:选B。欲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应遵循“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将电解后生成的固体或气体化合后即可得到答案。A应加入Ag2O,B应加入H2O,C应加入HCl,D应加入CuO或CuCO3。答案选B。 3.  如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的颜色顺序是(  ) A.蓝、紫、红 B.红、蓝、紫 C.红、紫、蓝 D.紫、红、蓝 解析:选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际上就是电解水,其两极反应式为: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故阴极区域富集OH-,溶液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阳极区域富集H+,溶液中c(H+)增大,使石蕊试液变红。 4.将含有KCl、CuBr2、Na2SO4三种物质的水溶液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有以下结论: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②电解质溶液为无色;③最终溶液显碱性;④K+、Na+和SO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正确的是(设Cl2、Br2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 A.①②③ B.仅③ C.①④ D.均正确 解析:选A。第一阶段放电的离子为Cu2+、Br-,溶液中几乎没有Br-,且溶液变为无色。第二阶段放电的离子为Cl-、H+,由于H2O电离出的H+放电,使溶液中c(OH-)增大。第三阶段放电的离子为OH-、H+,相当于电解H2O。Na+、K+、SO在水溶液中不放电,随着水的减少,三种离子的浓度不断增大。 5.(2012·蚌埠高二期中考试)串联电路中的四个电解池分别装有0.05 mol·L-1的下列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连接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最小的是(  ) A.KNO3 B.NaCl C.AgNO3 D.CuCl2 解析:选C。电解KNO3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pH不变。电解NaCl溶液,H+在阴极上放电,阴极附近OH-浓度增大;阳极上Cl-放电,阳极区域H+、OH-浓度基本不变,整个溶液pH变大。电解AgNO3溶液,阴极Ag+放电;阳极是OH-放电,阳极区域H+浓度变大,溶液pH变小。电解CuCl2溶液,H+或OH-都没有放电,若CuCl2完全电解后,如果不考虑Cl2溶于水生成HCl和HClO,溶液呈中性,pH增大(实际上由于部分Cl2生成HCl、HClO,溶液呈酸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NaOH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增大 B.电解H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增大 C.电解Na2SO4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增大,pH不变 D.电解NaCl溶液时,溶液浓度将减小,pH不变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电解规律。A、B、C均为电解水,溶液浓度增大,pH分别增大、减小、不变;电解NaCl溶液时,H+和Cl-放电,NaCl的浓度减小,pH增大。 7.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 A.KOH B.H2SO4 C.AgNO3 D.NaNO3 解析:选A。依题意,要求在电解过程中溶液pH增大。电解KOH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使溶液的浓度增大,所以溶液的pH增大;电解稀H2SO4溶液,实质上也是电解水,使溶液的浓度增大,所以溶液的pH减小;电解AgNO3溶液有HNO3生成,pH减小;电解NaNO3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使溶液的浓度增大,但溶液中c(H+)和c(OH-)相等,所以溶液的pH不变。 8.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 组号 X Y Z W  A C Fe NaCl H2O  B Pt Cu CuSO4 CuSO4溶液  C C C H2SO4 H2O  D Fe Ag AgNO3 AgNO3晶体  解析:选C。电解NaCl水溶液:2NaCl+2H2O2NaOH+Cl2↑+H2↑,显然加H2O不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应通入适量HCl气体;电解CuSO4溶液时,SO物质的量不变,加CuSO4溶液也不能复原,应加入适量CuO或CuCO3;电解H2SO4溶液,实质是电解水,再加适量水可使H2SO4溶液复原。Fe做阳极,Ag做阴极,电解AgNO3溶液,总电解方程式为Fe+2Ag+===Fe2++2Ag,电解后得Fe(NO3)2溶液,加AgNO3晶体不能复原。 9.(2012·淄博高二竞赛考试)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 mol Cu(OH)2后,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4 mol B.0.5 mol C.0.6 mol D.0.8 mol 解析:选D。若只电解CuSO4,加入CuO即可恢复电解前的浓度,题意加入Cu(OH)2说明电解了0.2 mol CuSO4和0.2 mol H2O,故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 mol+0.4 mol=0.8 mol。 10.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B装置盛1 L 2 mol·L-1的Na2SO4溶液,A装置中盛1 L 2 mol·L-1 AgNO3溶液。通电后,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蓝色。电解一段时间后,试回答: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C端变蓝色,则C极发生的的反应:2I--2e-===I2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D为阴极,a为电源的负极,b为正极,A中Fe为阴极,Pt为阳极,即A为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是4AgNO3+2H2O4Ag+O2↑+4HNO3。B中反应为:Cu电极:Cu-2e-===Cu2+,石墨电极:2H++2e-===H2↑(产生OH-)。总反应:Cu+2H2OCu(OH)2↓+H2↑。 答案:(1)4AgNO3+2H2O4Ag+O2↑+4HNO3 (2)接通电源后,铜棒周围开始变蓝色,石墨棒上有无色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U形管底部出现蓝色沉淀 1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①稀硫酸、②K2SO4溶液、③CuCl2溶液、④CuSO4溶液、⑤KOH溶液。 (1)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且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2∶1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都是__________,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阳极都有气体产生,其中溶液pH变小的是__________,pH变大的是__________。 (3)一个电极析出金属,一个电极析出气体,且溶液pH明显减小的是__________,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电解时两极都产生气体,且体积比为2∶1时,阴阳两极应分别得到H2、O2,故电解质为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即为①②⑤。(2)分析(1)中H2SO4电解时,水减少,H+浓度增大,pH减小;KOH溶液电解时实质电解水,OH-浓度增大,pH变大。(3)CuCl2、CuSO4溶液电解时,阳极产生气体,阴极析出金属,但CuCl2溶液电解时pH几乎不变,CuSO4溶液电解时溶液pH减少。 答案:(1)①②⑤ 4OH--4e-===2H2O+O2↑ 4H++4e-===2H2↑ 2H2O2H2↑+O2↑ (2)① ⑤ (3)④ 2CuSO4+2H2O2Cu+2H2SO4+O2↑  12.  (2012·渭南高二统考)如图为持续电解含一定CaCl2水溶液的装置(以铂为电极),A为电流表。电解一段时间t1后,将CO2持续通入电解液中。 (1)电解时,F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极发生_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总反应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池中产生的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持续通入CO2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溶液中含有Ca2+、H+、Cl-、OH-,通电时,Ca2+、H+移向阴极,由于H+放电能力比Ca2+强,在E极上发生反应:2H++2e-===H2↑;Cl-、OH-移向阳极,Cl-在阳极放电:2Cl--2e-===Cl2↑,电解至t1后,溶液中OH-浓度增大,通入CO2后会有CaCO3沉淀生成。 答案:(1)氧化 2Cl--2e-===Cl2↑ 还原 2H++2e-===H2↑ CaCl2+2H2OCa(OH)2+H2↑+Cl2↑ (2)①通电后E极处溶液呈红色 ②通电时,E极、F极均有气体生成,E极气体无色,F极气体为黄绿色 ③通CO2时,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CO2,沉淀又消失 (3)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 13.如图所示,甲烧杯中盛有100 mL 0.50 mol·L-1 AgNO3溶液,乙烧杯中盛有100 mL 0.25 mol·L-1CuCl2溶液,A、B、C、D均为质量相同的石墨电极,如果电解一段时间后,发现A极比C极重1.9 g,则  (1)电源E为__________极,F为__________极。 (2)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物质__________ mol。 (3)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气体__________ mL(标准状况)。 (4)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出物质__________ mol。 解析:由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比C极重,可知A极上有Ag析出,C极上有Cu析出,若A极上析出银的物质的量为n(Ag),则C极上析出Cu的物质的量为n(Ag),有关系式108 g·mol-1·n(Ag)-64 g·mol-1·n(Ag)×=1.9 g,n(Ag)=0.025 mol。由此可知,两电解池内的电解质均是足量的,故两池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Ag++e-===Ag;B极:4OH--4e-===2H2O+O2↑;C极:Cu2++2e-===Cu;D极:2Cl--2e-===Cl2↑。A、C两极析出物质的量分别为0.025 mol和0.0125 mol,B极析出O2的体积为:0.00625 mol×22.4 L·mol-1=0.14 L=140 mL。 答案:(1)负 正 (2)4Ag++4e-===4Ag 0.025 (3)4OH--4e-===2H2O+O2↑ 140 (4)Cu2++2e-===Cu 0.0125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