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z.zs.tep.com] 1.(2012年广州统考)将一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取出洗涤、 干燥、称量。质量变化正确的有(  ) ①醋酸 ②甲醇 ③石灰水 A.①变轻,②变重,③不变 B.①变轻,②不变,③变重 C.①变轻,②不变,③不变 D.①变重,②不变,③变轻 答案:B 2.(2012年山东省某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4月冲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D.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A项:CH4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而C2H4燃烧产生黑烟。B项: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比为3∶2。C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D项:糖类中的单糖、低聚糖以及油脂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3.(2012年山东卷)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来源:zzstep.com]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解析: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油脂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甲烷与Cl2的反应为取代反应,而乙烯与Br2的反应为加成反应;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乙醇中含有羟基,乙酸中含有羧基,二者均与Na反应放出H2。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机物不可能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 B.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可直接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和无机物间的转化、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等知识。无机物和有机 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单糖、二糖和脂肪等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乙酸乙酯与乙醇互 溶,不分层。 答案:C 5.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    碳酸钠溶液    分液 B.乙烷(乙烯) H2(催化剂) 催化加氢 C.乙烯(SO2) 溴水 洗气 D.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解析:A项中乙醇与乙酸都能与Na2CO3溶液互溶,所以分液不能分离乙醇;B项中乙 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H2又成为杂质气体;C项中溴水既可吸收SO2,又能与 乙烯发生加成反应;D项中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不与Na2CO3溶液反[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应且分层,可分液。 答案:D 6.(2012年福建卷)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解析:乙醇能与乙酸等发生取代(酯化)反应,A项错误;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CH3),B项错;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CH4不可以,故D正确。 答案:D 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答案:B[来源:学科网] 8.(201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生活中碰到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将逐步失去生理活性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C.血液是由血球在血浆中形成的胶体,因而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液中的毒素可以通过[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透析的方法除去 D.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溶液或氨水 解析:B是因为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B 9.(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三2月月考)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C.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D.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答案:D 10.①乙酸乙酯 ②淀粉 ③蛋白质 ④油脂,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生成物 只有一种的是(  ) A.①和②           B.只有② C.②③和④ D.只有④ 答案:B 11.下表为某有机物与各种试剂的反应现象,则这种有机物可能是(  ) 试剂 钠 溴水 NaHCO3溶液[来源:zzstep.com]  现象 放出气体 褪色 放出气体  A.CH2=CH-CH2-OH B. C.CH2=CH-COOH D.CH3COOH 解析: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有-COOH,能使溴水褪色,有双键。 答案:C[来源:Z,xx,k.Com] 12.(2012年广东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来源:学。科。网] 解析:本小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食醋可与水垢反应,使其溶解,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垢,A项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钢铁生锈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C项对;D项对。 答案:B 13.现有7瓶失去了标签的液体,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Ⅰ.把7瓶液体分别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  Ⅱ.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来源:学,科,网]  Ⅲ.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Ⅳ.各取C、D、E少量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  试给它们的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解析:由Ⅰ可知:F、G为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由Ⅲ可知F为葡萄糖溶液,G为蔗[来源:中_教_网z_z_s_tep] 糖溶液,B为乙酸。由Ⅱ可知:C、D、E应为苯、乙酸乙酯、油脂,故A只能是乙醇。 又由Ⅳ可知:C为苯,D为乙酸乙酯, E为油脂。 答案:A.乙醇 B.乙酸 C.苯 D.乙酸乙酯 E.油脂 F.葡萄糖溶液 G.蔗糖溶液 14.(改编自2012年福建漳州五校联考)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相同条件下用乙酸与[来源:学+科+网] 乙醇反应来制取乙酸乙酯,但未用饱和Na2CO3溶液来吸收。 (1)甲、乙、丙同学将得到的酯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先加NaOH中和 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同:①甲得到了不溶于水 的中性酯;②乙得到显酸性的酯;③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试分析产生上述各种现 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找出原因,将所得产物进行了分离探究,他的实验操作步骤流程 如下图。请你帮他完成该实验并填写下列空白。  分离出的物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选择的试剂:a________,b________; 分离物质的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解析:(1)应抓住题设中提供的信息(丙得到大量水溶性物质)及乙酸乙酯的性质(能在碱 性条件下水解)进行分析;(2)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CH3COOH生成CH3COONa,然后分液,由[③]可知CH3COONa在B中,所以A为 乙酸乙酯层,B为水层(乙酸钠、乙醇),分离互溶的液体与液体混合物应用蒸馏,最后 CH3COONa再与硫酸反应生成CH3COOH,再蒸馏分离硫酸钠、乙酸溶液。 答案:(1)①甲同学加入的碱正好将过量的酸中和,所以蒸馏后得到中性酯;②乙同学 加入碱量不足,所以蒸馏出的产物中含过量的酸,得到显酸性的酯;③丙同学加入的 碱过量使生成的酯完全水解为可溶性的醇和钠盐 (2)A.乙酸乙酯 B.乙醇、乙酸钠 C.乙酸钠 D.乙酸、硫酸钠 E.乙醇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硫酸 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