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篇】专题14 化学实验基础
1. (2012.福州.期末)图中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亚硫酸钠和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浓氨水和烧碱制取氨气
1.【答案】A
【解析】A项可用于此装置;B项,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B项错误;C项,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项错误;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D项错误。
2.(2012.潍坊.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答案】A
【解析】B项NO不能用排空气收集;C项浓硫酸不在量筒中稀释;D项易发生倒吸现象。
3.(2012.福州.期末)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水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
3.【答案】B
【解析】A项,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A正确;B项中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B项错误;C项,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要用橡皮塞,C正确;D项,液溴具有挥发性,所以需加少量水液封,D正确。
4.(2012.唐山.期末)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制备乙酸乙酯
B.装置②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Cl2,并吸收多余的Cl2
D.装置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转移液体
4.【答案】B
【解析】A项导气管插入液面下,容易发生倒吸;C项Cl2被碱石灰吸收,无法收集到氯
气;D项应用玻璃棒引流。
6.(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一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该铝热剂不含氧化铁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甲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酸乙酯四种物质
6.【答案】D
【解析】A项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均具有强氧化性,都能够使碘化钾一淀粉试纸变蓝,不正确;由于Fe3+能够氧化铝转化为Fe2+,故B项不正确;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pH试纸变红后褪色,无法测量其pH,C项不正确;常温下,根据能否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分为两组甲酸和乙酸、甲酸甲酯和乙酸乙酯,然后加入过量新制氢氧化铜加热,甲酸和甲酸甲酯的溶液能够生成红色沉淀。
7.(2012.济宁.期末)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
7.【答案】B
【解析】二氧化硫能够是石蕊变红,不能漂白,排除A、D;SO2通入Ba(NO3)2溶液,SO2被氧化生成BaSO4沉淀,B选项正确。
8.(2012.临沂.期中)
8.【答案】A
【解析】B选项中左侧生成的FeSO4溶液无法进入右侧反应装置 ;C选项中应该用分馏法,但是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和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D选项中NaHCO3和Na2CO3放置的位置不对。
10.(2012.福建泉州四校.第二次联考)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10.【答案】C
【解析】A项该装置为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B项当吸收NH3或HCl气体时,易产生倒吸;D项碱石灰将氯化氢吸收,无法收集到氯化氢。
11.(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酸碱性
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C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Ksp(BaCO3)
< Ksp(BaSO4)
D
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
11.【答案】B
12.(2012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溶液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大
C.方案一可能产生氢气,方案二可能剩余铜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12.【答案】B
【解析】若B为浓硝酸,铝因钝化不反应,但是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导致铝的质量偏大,故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B项不正确。
13.(2012九江市第一次统考)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2COOH),加足量CaO,蒸馏
13.【答案】A
【解析】BaCl2与H2SO4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引入新的杂质。
14.(2012九江市第一次统考)对实验I~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立刻出现红色沉淀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14.【答案】D
【解析】实验I的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为紫红色,A项不正确;B项NH3溶于水形成的一水合氨不能溶解氢氧化铝;C项溶液变红色,不是生成沉淀。
15.(2012.山东莱芜.期末)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证明非金属性 B、四氯化碳萃取 C.制备少量氧气 D.制备少量氧气
强弱 碘水中的碘 量NO气体
15.【答案】D
【解析】Na2O2易溶于水,不适合使用该装置。
16.(2012.潍坊.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镀锌铁(白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B.制备Fe(OH)3胶体时,应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称量时砝码放在右盘,氯化钠放在左盘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E.用新制Cu(OH)2悬浊液与病人尿液共热,可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6.【答案】BDE
【解析】A项锌比铁活泼,镀锌铁破损后,仍具有保护作用;C项托盘天平精确到0.1g;
17.(2012.山西大同.调研)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l),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量筒 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选溶出 ,后溶出 。
(6)上述测定实验中,称重使用高精度分析天平(可精确到0.001g),则连续 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18.(2012.南昌市.调研)(1)实验室若要配制220mL,1mol/L的稀硫酸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是:_______;当定容时,视线偏低,则配得的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_____1mol/L(填“﹥”“=”、“﹤”)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E.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19.(2012.济宁.期末)(1)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是 (填写编号)
①精盐提纯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③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④探究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⑤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2)填空:
①读取滴定管中滴体体积时,仰视液面,读取的体积数 实际体积数(填“>”、“=”或“<”)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4g食盐,将砝码和食盐的位置颠倒,所称取食盐的质量为 g。
③实验需用480mL 0.1mol·L-1NaOH溶液,配制溶液时除需用胶头滴管、烧杯、托盘天平(带砝码)、玻璃棒、药匙外,还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名称),所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 g。
19.【答案】
【解析】(1)③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不能使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无法得到胶状颗粒;⑤搅拌容易使生成的Fe(OH)2与空气接触,无法得到白色沉淀。
(2)①滴定管的零刻度在上方,故仰视读数偏大;②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食盐的质量的质量等于砝码与游码的差:10g-0.4g=9.6g。③由容量瓶的规格可知,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故NaOH的质量为:m(NaOH)=0.5L×0.1mol·L-1×40g·mol-1=2.0g。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