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11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2河南平顶山模拟,8)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Y与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
C.Y可以用于除去少量钠屑 D.Y→乙醛属于还原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②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⑤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⑥糖类、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⑦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A.除①③⑤外 B.除②④外 C.除①⑥⑦外 D.除②④⑦外
3.(2012湖南十二校二次联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B.有机反应中,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反应等不完全是取代反应
C.乙醇、水与钠反应的现象相同
D.乙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
4.(2012大连、沈阳联考,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氯乙烷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C.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混合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5.(2012河南洛阳统考,6)分子式为C4H10的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和矿物油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植物油,不褪色的是矿物油
B.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后,乙酸全部反应生成酯
C.可以用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D.用NaOH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7.(2012吉林摸底,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3H7Cl B.C3H8 C.CH2Cl2 D.CH4O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淀粉、蛋白质、油脂都是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碳纤维、光导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与乙酸
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矿物油属于烃,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发生取代反应
D.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聚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10.(2012湖北黄冈期末,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1.(2012湖北襄阳调考,7)下列涉及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除去甲烷气体中的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苯的二氯代物有3种,说明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六元环结构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反应,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2.(2012湖北襄阳调研,8)某烃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5∶1,且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该烃分子的一氯代物共有(不考虑空间异构)(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3.(2012湖北武汉调研,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 C.氧化反应 D.水解反应
14.(2012东北三校二次联考,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A.丁烷与戊烷分子内碳原子数相差一个,但同分异构体数却相差两个
B.有机物CH3(CH2)2CH(CH3)2的一氯代物有五种
C.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D.0.1 mol分子式为C4H4O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
15.(2012河南中原六校一次联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蔗糖可以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B.甲苯()的一氯取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C.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空间异构)
D.CH3—CH===CH—CH3与C4H8一定互为同系物
16.(2012湖北黄冈八校联考,8)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 km的轨道实现自动对接,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据悉,“神舟”八号飞船所用的动力燃料为N2O4和偏二甲肼[(CH3)2NNH2],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结构简式也可表达为:
B.偏二甲肼的唯一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C.偏二甲肼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2NNH2+2N2O4―→2CO2+4H2O+3N2
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纤维素没有甜味,不属于糖类
B.互为同分异构体
C.将灼烧发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黑色消失
D.实验室中可以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19.根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 mg/100 mL、小于80 mg/100 mL的行为属于饮酒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 mg/100 mL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B.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C.聚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纤维素人体不能消化,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作用不大,人可以不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1.(2012湖北黄冈期末,7)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 )。
A.8种 B.6种 C.5种 D.9种
22.(2012河南郑州质检,10)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双键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C
纤维素和淀粉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
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二者属于同一反应类型
23.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 )。
A.CH4 B.
C.CH2===CHCH2OH D.CH3COOH
24.(2012河南洛阳统考,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5H12的共价键总数为16个
B.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石油的分馏及煤的干馏主要是化学变化
D.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只有两种,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性质完全相同
25.(2012北京朝阳模拟,4)鱼油的主要成分是EPA和DHA,二者分别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它们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EPA和DHA含有相同的官能团,是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②1 mol EPA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③二者都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二者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1.D 解析:淀粉、纤维素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C2H5OH),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D错误。
2.B 解析: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中单键可以省略,但碳碳不饱和键需要在结构简式中出现,故①错;苯环上的氢原子、乙醇中的羟基及羟基氢原子、乙酸中羧基上的氢原子都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②正确;油脂包括不饱和油脂和饱和油脂,不饱和油脂结构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③错;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④正确;石油分馏的产物是烷烃、环烷烃等烃类物质而不是苯的衍生物,故⑤错;单糖、二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⑥错;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⑦错。
3.D 解析:A选项中甲烷不能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错误;B选项中的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选项中乙醇与钠反应缓慢,且Na沉入容器底部;只有D正确。
4.D 解析:二氯乙烷有CH2Cl—CH2Cl、CHCl2—CH3两种同分异构体,A正确;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C正确;D选项生成的HCl最多,错误。
5.B 解析:首先写出碳的骨架C—C—C—C、,然后把氯原子分别加在上述骨架中的碳原子上,均有2种。
6.A 解析: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而矿物油中无碳碳双键,A正确;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B错误;乙醇、水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C错误;乙酸乙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D错误。
7.A 解析:A中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从丁烷才开始出现同分异构现象,丙烷无同分异构现象;C、D中均含有一个碳原子,无同分异构现象。
8.C 解析:蔗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选项中均不属于纤维素(糖类),错误;乙烯不能通过分馏石油获得,D错误。
9.D 解析:乙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A正确;聚乙烯无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错误。
10.D 解析:乙醇、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乙酸乙酯可发生水解反应,上述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苯可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D错误。
11.A 解析:A选项中的二者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选项甲烷、乙烯均不与NaOH反应,错误;D选项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12.D 解析:n(C)∶n(H)=5∶12,所以该烃的分子式只能为C5H12,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所以只有一个支链,碳的骨架只能为,一氯代物为4种。
13.D 解析:该有机物中没有酯基,所以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14.B 解析: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2个、戊烷的为3个,A选项错误;B选项改写成含有碳碳键的形式,加氯原子有5种加法,正确;C汽油、煤油均属于烃,错误;D项,依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 mol C4H4O燃烧消耗(4+-)=4.5 mol氧气,所以0.1 mol的该有机物消耗氧气10.08 L(标准状况)可知,D项错误。
15.B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A错误;B选项中氯原子可以加在苯环上有3种,也可以加在—CH3上,共4种,正确;C选项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2种,错误;D选项分子式相同,一定不能互为同系物,错误。
16.B 解析:偏二甲肼[(CH3)2NNH2]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如NH2—CH2—CH2—NH2,B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偏二甲肼中所有原子均以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
17.C 解析:纤维素属于糖类,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A错误;B是同种物质,错误;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CuO还原为Cu,C正确;乙醇溶于水,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D错误。
18.A 解析: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加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缓慢加入浓硫酸;或者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故选项A错误。
19.C 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乙醇,自身还原为Cr3+。
20.B 解析:因为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A错误;聚氯乙烯无碳碳双键,C错误;纤维素在人体内有加强胃肠蠕动,通便功能,所以人应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D错误。
21.D 解析:一氯乙烷有1种、二氯乙烷有2种、三氯乙烷有2种、四氯乙烷有2种、五氯乙烷有1种、六氯乙烷有1种。
22.B 解析: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物理变化——萃取,A选项错误;C选项因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中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错误;D选项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错误。
23.C 解析: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能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只有C符合。
24.A 解析:首先写出C5H12的结构式
,含有12个C—H键、4个C—C键,A正确;B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错误;D选项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均不完全相同,错误。
25.B 解析:由名称可知二者分别是五烯酸和六烯酸,所以C===C键数目分别为5、6,不是同系物,①错误、②③正确。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