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第二部分专题7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1.(2012.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H2CO3 B.热稳定性:H2Se>H2S>H20 C.碱性:CsOH〉Ca(OH)2 D.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R〉M 1.【答案】C 【解析】碳、硅同主族,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酸性H2CO3 >H2SiO3,A项错误;非金属性O>S>Se,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20>H2S>H2Se,B项错误;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 M>R,D项错误。 4.(2012九江市第一次统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熔点增高 ②所有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③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酸性:HClO4> H2SO4> H3PO4> H2SiO3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4.【答案】C 【解析】①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②氧、氟无正化合价;④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与非金属性无必然联系。 5.(2012.山东莱芜.期末)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最右端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 C.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5.【答案】C 【解析】离子键中既存在静电吸引,也存在静电排斥作用,A项不正确;第三周期最右边的元素是氩,性质非常稳定,B项不正确;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D项不正确。  7.(2012.唐山.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族序数之 和为11,A、C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多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C>A B.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弱于C 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 7.【答案】A 【解析】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的次外层电子数多1,故只能是3,则 A、C的主族序数为4,据此可知A、B、C分别是碳、铝、硅。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Al>Si>C,A项正确;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强,所以B项错误;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项错误;氧化铝的熔点比二氧化碳的高,D项不正确。  9.(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 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 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9.【答案】C 【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确定X为钠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即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Y为金属元素,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工业上制取煤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所以Y为铝元素。O2-、Na+、Al3+核外均为10个电子,A项正确;SO2和SO3均为共价化合物,B项正确;由于Al3+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2S3,C项错误;NaOH、Al(OH)3、H2SO4可以两两发生反应,D项正确。  11.(2012.杭州.第一次质检)元素X、Y、Z、M、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 依次增大。已知元素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它的氢化物反应能生成一种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可与Z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的两种化合物,Q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YX3常温下为气体。 (1)化合物A、B由X、Z、M、Q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 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是 。 (2)Se是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与Q同一主族。该族二至五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 反应生成1mol 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哂化氢反应热(△H)的是 (填字母代号)。 A.+99.7kJ·mol-1 B.+29.7 kJ·mol-1 C.-20.6 kJ·mol-1 D.-241.8 kJ·mol-1 (3)X与Z、X与Q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甲和乙,写出甲、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 应生成Q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X和Y也可形成18电子分子丙,它通常是一种液态火箭燃料。25℃、常压下,3.2g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62.4kJ,请写出丙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4)X、Y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11.【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Y为氮元素,形成的盐为NH4NO3;Z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6,为氧元素;Na2O和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则M为钠元素;Q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6,为硫元素;X的原子序数最小,NH3为气体,即X为氢元素。 (1)由H,O,Na,S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两种溶液酸碱性相同,则确定为碱性溶液,抑制水电离的是碱,A为NaOH,促进水电离的为弱酸盐,结合个数比为1:1:1,确定为NaHS。 (2)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减弱,生成氢化物越不稳定,放热越少,吸热越多,Se为第四周期元素,所以为B。 (3)甲与乙分别为H2O2和H2S。 (4)N和H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4H。其中阳离子为NH4+,阴离子为H-。  12.【答案】  【解析】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的碳;题意说明C元素的氢化物溶液为碱性,故是氮元素;E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故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D、E是氧、硫,则F是氯。 (3)氧、硫同主族,故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沸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不能作为判断 非金属性的依据,a项错误;S、O形成的化合物中,共用电子对偏向非金属性强的元素,b正确;氢化物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的依据,而其水溶液酸性强弱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c正确、d错误。 (4)NaHSO4为强酸酸式盐、NaHSO3为弱酸酸式盐,故书写离子方程式时,HSO3-不能拆分。 (5)X为醋酸、Y是HCl,pH相等时,加入锌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电离平衡继续向 右移动,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较快。 (6)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2NaOH+Cl2↑+H2↑,故产生OH-+的物质的量:n(OH-)=2n(H2)=10-3mol/L,c(OH-)=10-3mol/0.1L=10-2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c(H+)=10-12mol/L,pH=12。 13.(2012.合肥市.第一次质量检测)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B、C物质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 。 (3)①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7,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 13.【答案】  【解析】从题意可判断X、Y、Z分别为氧、氮、氢,A、B、C分别是NO、H2O、NH3。 (2)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致使其沸点出现反常。 (3)②该盐为硝酸铵,NH4+水解溶液呈酸性。 【解析】由单质为黄绿色可知,D元素为氯;最高价氧化为对应水化物两两相互反应,故B、C为钠、铝;根据A与氯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Na和铝的原子序数之和,故A是氮元素。 (4)NH4Cl溶液中NH4+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