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IB部分) 1.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写分子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Q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它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__。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1)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位于________区,F元素位于________区。 (3)元素B、C、D、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按2∶1∶1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中含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B元素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________杂化。 (5)据报道,某种含有B、D和F三种元素的晶体具有超导性, 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晶 体中每个D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F原子有________个。 3.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金属铜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堆积?__________。  (2)赤铜矿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1个晶胞中含有______ 个O,铜的配位数为________。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胆矾中含有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胆矾中S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H2O中O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4.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F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族。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和M(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 F  电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 509 1 561   I3 3 248 2 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F晶体的堆积方式与金属钾相同,则F晶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一个晶胞中F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C2 272 423 以任意比互溶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F、G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元素的单质分子中有______个π键,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粒子符号为________(任写一种)。 (3)右图为A元素某种氧化物的晶胞,其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 ______杂化,每个分子周围有______个分子与之距离相等且最近。 (4)G元素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其沸点与B元 素的氢化物相比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是周期表中前30号元素,其中只有X、Y同周期。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与Y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之一常被用于高炉炼铁;Z与X同主族,其单质在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W原子M能级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核外的未成对电子只有一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电负性角度分析,X、Y、Z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X、Y分别与H形成的化学键的极性关系为X—H________Y—H(填“<”、“>”或“=”)。 (3)+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基态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还有I3、I4、I5……,推测Z元素的电离能突增最早应出现在第________电离能。 (4)X的某类氢化物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则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5)W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________表示的是W单质晶体中微粒的堆积方式(填“甲”、“乙”或“丙”);若W单质晶体中一个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W单质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写出含a的表达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7.我国在青藏高原发现大储量可燃冰。可燃冰的晶体结构模型如 图。 (1)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H2O分子中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2)“可燃冰”晶体内部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的存在说明甲烷易溶于水 B.“可燃冰”属于分子晶体,熔点较低 C.相同条件下,“可燃冰”的密度比冰的大 D.“可燃冰”只能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存在 (4)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H2O分子,每8个笼中有6个笼容纳CH4分子,2个笼填充H2O分子,则“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 答案 1.(1)S、C (2)V形 直线形 SO2 CO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较大 (3)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6 (4)F—H…F、F—H…O、O—H…F、O—H…O 2.(1)1s22s22p63s23p63d84s2 (2)p d (3)O>C>Mg>Al (4)3 1 sp2 (5)MgCNi3 12 3.(1)C (2)2 2 (3)①[Cu(H2O)4]SO4·H2O ②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氢键 ③正四面体形 sp3 4.(1)1s22s22p63s23p63d64s2 Ⅷ (2)CC>Si (2)< (3)五 (4)C2H4 (5) 丙 g·cm-3 7.(1)N O C sp3 (2)氢键、范德华力、共价键 (3)AC (4)CH4·8H2O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