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两类重要的反应
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B.NaOH溶液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Fe3++3H2O3H++3Fe(OH)3(胶体)
C.将氯气溶于水配制氯水:Cl2+H2OH++Cl-+HClO
D.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2MnO+10H++3H2O2===2Mn2++3O2↑+8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Fe(OH)3===FeO+3Cl-+H2O+4H+
B.用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H2O===2Na++2OH-+O2↑
C.向Fe(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
3Fe2++NO+4H+===3Fe3++NO↑+2H2O
D.用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2Cl-+2H2OH2↑+Cl2↑+2OH-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明矾[KAl(SO4)2·12H2O]加入足量水中:3Ba2++6OH-+2Al3++3SO===3BaSO4↓+2Al(OH)3↓
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C.HO中投入Na2O2固体:2HO+2Na2O2===4OH-+4Na++18O2↑
D.CuCl2溶液中加入H2S溶液:Cu2++S2-===CuS↓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1的溶液中:Na+、Fe2+、NO、Br2
B.0.1 mol·L-1 NaOH溶液中:K+、Ba2+、Cl-、NO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Cl-
D.含有1 mol·L-1 FeCl3的溶液中:K+、Mg2+、SCN-、NO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1的溶液:Na+、NH、S2-、NO
B.c(HSO)=0.1 mol·L-1的溶液:K+、Ba2+、HCO、Cl-
C.滴入少量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K+、I-、SO
D.能溶解碳酸钙的溶液:Na+、NH、Cl-、Br-
6.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0的无色溶液中:Cl-、Na+、SO、Fe2+
B.在c(H+)=10-2 mol·L-1的溶液中:NH、NO、K+、Cl-
C.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Ba2+、NH、NO、Cl-
D.含有大量Cu2+的溶液中:Al3+、S2-、Br-、Na+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①
KMnO4、H2O2、H2SO4
K2SO4、MnSO4…
②
Cl2、FeBr2
FeCl3、FeBr3
③
MnO…
Cl2、Mn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2 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Cl2>Fe3+>Br2
8.关于化合物xNa2CO3·yH2O2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 )
A.若1 mol该化合物受热完全分解后余下固体212 g ,则x=y=3
B.若向其滴加稀硫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气体可能含有O2和CO2
C.若向其新制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则其溶液具有还原性
D.若向其新制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其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
9.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3Na2O2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
C.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D.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0.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某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①中产生气体的电子式是ClCl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中FeCl2被氧化
D.实验③发生的是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1.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1)该同学最初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Ⅰ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Ⅱ
先向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 mol·L-1 KI溶液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滴加KI溶液后,血红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分析了导致实验Ⅱ现象的可能原因,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Ⅲ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0.1 mol·L-1 FeCl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变成黄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根据实验Ⅲ,甲同学认为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结合实验现象用简明的文字说明他得出上述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根据实验Ⅲ中现象得出的结论。请补全下表中的实验方案:
编号
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Ⅳ
向2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e3+有可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查阅资料知,参加反应的Fe3+与I-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Ⅲ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 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lO2具有________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SO2===2ClO2+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碘量
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I2===S4O+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
13.已知A、B、E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C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Y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K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X含有
两种元素,具有摇篮式的分子结构,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H为白
色沉淀。下列转化关系中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G的电子式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⑥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真空中,将A与CuO按物质的量1∶1反应可生成A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实验中的特征实验现象,可确定Y是何种金属,该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A、B、C、D四种可溶的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Mg2+、Al3+、Ba2+和阴离子OH-、Cl-、SO、CO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
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B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C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D溶液白色沉淀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若向C溶液中滴入D溶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A 4.B 5.D 6.B 7.D 8.A 9.D 10.C
11.(1)①滴加KSCN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②2Fe2++Cl2===2Fe3++2Cl-
(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编号
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Ⅳ
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
预期现象:溶液变蓝(或溶液分层,下层溶液为紫色)
结论: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或Fe2+)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2Fe3++2I-2Fe2++I2
12.(1)氧化 (2)K2SO4 (3)①2ClO2+2I-===2ClO+I2 ②蓝色消失,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ClO+4I-+4H+===Cl-+2I2+2H2O ④0.675
13.(1)S4N4
(2)4NH3+5O24NO+6H2O SO2+H2O2===2H++SO
(3)①②③④
(4)2CuO+2S===Cu2O+S2O
(5)白色沉淀放置于空气中,如果白色沉淀逐渐变成红褐色,则为Fe,反之为Al
14.(1)Ba(OH)2 MgCl2 Na2CO3
Al2(SO4)3
(2)Al(OH)3+OH-===AlO+2H2O
(3)冒出大量气泡,同时生成白色沉淀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