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3 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综合分析 1.(2007黄冈中学)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SO2+O22SO3(g)(正反应放热)。右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催化剂失效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2.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右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反  应 纵坐标 甲 乙  A 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容器中 2NH3N2 + 3H2 氨气的转化率 500℃ 400℃  B 等质量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 H2质量 钠 钾  C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 3的N2、H2,N2 + 3H22NH3 氨气的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 molSO2和1 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 + O2 2SO3 SO3物质的量 2个大气压 10个大气压  3.(2012龙岩期末)已知: 3A(g)+B(g) 2C(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时A的转化率如表所示。由此可知,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的转化率% P1(Mpa) P2(Mpa)  200℃ 89.7 76.3  600℃ 83.8 71.6   4.(扬州四模)T ℃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 (g)+Y(g) 2Z(g)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5.(2011天津高考)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 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6.(2011重庆高考)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 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 (g)+2NH3(g) CO(NH2)2(s) + H2O(g);△H<0  B.CO2(g)+ H2(g) CO(g) + H2O(g);△H>0  C.CH3CH2OH(g)  CH2=CH2(g) + H2O(g);△H>0  D.2C6H5CH2CH3(g) + O2(g) 2C6H5CH=CH2(g) + 2H2O(g);△H<0 7.(2011石景山)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 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 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 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 CO(g)+H2O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CO2(g)+H2(g);的ΔH>0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9.(2008泉州水平测试)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10.(2010广州测试)把l mol CO2和3mol H2通入l L的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1;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min时,v正=v逆   B.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5mol·L-1·min-1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3mol-2·L2  D.若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75% 11.(2010天津高考)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H2(g)CH3CH3(g);ΔH< 0 12.(2010宁波期末)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的1mol CO和2mol H2混合气体,控温。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吸热反应   B.K1<K2     (K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C.反应进行到5min时,a、b两容器中平衡正向移动,d、e两容器中平衡逆向移动  D.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13.(2009南平质检)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Δ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 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⑴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⑵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⑶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⑷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中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A.⑴⑵      B.⑴⑶   C.⑵⑷    D.⑴⑷ 14.(2009绵阳二诊)反应C(s)+CO2(g)2CO(g);?H=+172.5 kJ·mol-1,描述平衡体系的物理量y随温度或压强(用x表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表示压强,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2的转化率  B.x表示压强,y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x表示温度,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2的转化率  D.x表示温度,y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 15.(2007江苏高考)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 A和2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是乙中C的浓度的2倍  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体积分数均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的体积分数的2倍  D.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3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  图1             图2             图3 〖答案〗1、 C 2、 B 3、 A 4、 B 5、 D 6、 A 7、 D 8、 C 9、 A 10、 BC 11、 B 12、 D 13、 D 14、 A 15、 B、D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