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坐号
一、选择题
1.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甲烷属于烃类 ② 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③ 甲烷难溶于水 ④ 可燃冰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
① 太阳能 ② 风能 ③ 石油 ④ 煤 ⑤ 潮汐能 ⑥ 木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3.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 ( )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有催化剂作用 D.无法判断
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5.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 )
A 煤的汽化与液化 B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出
C 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 D 将煤粉粉碎
6.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8.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9.“摇摇冰”是一种即冷即用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固体氢氧化钠
10.有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 2H2 (g) + O2 (g) = 2H2O (g) + Q1 kJ;② 2 H2 (g) + O2 (g) = 2 H2O (l) + Q2 kJ;③ H2 (g) + 1/2 O2 (g) = H2O (g) + Q3 kJ;其中Q1、Q2、Q3的大小关系为 ( )
A.Q1 = Q2 = Q3 B.2Q3 = Q1 < Q2、
C.Q3 < Q2 < Q1 D.Q1 < Q2 < 3Q3
11.在25 ℃,101 kPa下,1 mol的白磷(化学式为P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4 mol的红磷(化学式为P)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P4 (s) + 5O2 (g) = P4O10 (s) ;
4P (s)+ 5O2 (g) = P4O10 (s)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B.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C.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高
D.由红磷转化为白磷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红磷能量比白磷低
1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氯酸铵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NH4ClO4 = N2↑+ 4H2O↑+ Cl2↑+ 2O2↑+ Q(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13.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 kJ·mol–1。下列物质反应时,产生57.3 kJ热量的是( )
A.稀HCl和稀NaOH
B.1.0 mol·L-1 HCl和1.0 mol·L –1 NaOH
C.500 mL 2.0 mol·L-1 HCl和500 mL2.0 mol·L –1 NaOH
D.500 mL 2.0 mol·L-1 H2SO4和500 mL 2.0 mol·L-1 Ba(OH)2
14.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
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都是化石原料
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
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
15.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 )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二、填空计算题
1.已知反应:2H2 + O2 = 2H2O + 能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空白处的总能量值,并注明消耗还是放出。有关键能:H—H:436 kJ/mol O—O:496 kJ/mol H—O:463 kJ/mol
拆开化学键
形成化学键
能量变化
2 mol H2中的化学键
4 mol H—O键
4×463 kJ — 2×436 kJ — 496 kJ = 484 kJ
1 mol O2中的化学键
2.(8分)1 mol氢气燃烧时约放热286 kJ,而1 kg汽油燃烧时约放热46000 kJ。请回答:
(1)等质量的氢气和汽油相比,哪种可以放出的热量多?用计算和数据加以说明。
(2)氢气被公认是21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理想能源,试简述氢气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① ;②
;③ 。
3.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反射
52,000×109 kJ/s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000×109 kJ/s
水循环
40,000×109 kJ/s
大气流动
370×109 kJ/s
光合作用
40×109 kJ/s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千焦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算)。
(3)设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 + 6H2O → C6H12O6 + 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 (千克)
所缺少的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C
D
A
B
C
C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B
D
D
C
C
AB
BC
二、填空计算题
1.共消耗1368 kJ 共释放1852 kJ 放热484 kJ
2.(1)解:1 mol H2为2 g,则1 kg H2燃烧放热为:
286 kJ×1000g×1/2g=1.43×105 kJ>4.6×104 kJ,故:燃烧等质量的氢气,比汽油放出的热量多。
(2)① 来源丰富;② 单位质量的氢燃烧时发热量大;③ 燃烧后不产生污染(合理回答均给分) 。
3.(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水循环吸热 + 大气流动吸热 + 光合作用吸热)/ 太阳辐射能] ×100% = [(40000 + 370 + 40)×109 kJ/s] / [(52000 + 81000 + 40000 + 370 + 40)×109 kJ/s] ×100% =23.3%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太阳能转化的化学能为:
365 ×24×60×60 s×40×109 kJ/s =1.26×1018 kJ
(3)设每生成1 mol C6H12O6(葡萄糖)所吸收的能量为Q kJ,则: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 + Q
6×44×10—3 kg Q kJ
A 1.26×1018 kJ
所以A = [(1.26×1018×6×44)/1000Q] kg(其中Q为每生成1 mol葡萄糖所需吸收的能量)。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