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2.可逆反应N2+3H2 2NH3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 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催化剂 B.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 C.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水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2mol SO2与 1mol O2混合一定能生成2mol SO3 4.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质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流向b极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2H5OH+3H2O+12e-=2CO2+12H+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O2+4e-=2H2O 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ˉ+2OHˉ=Zn(OH)2 B、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H)3 - 3e-+5OHˉ=FeO42ˉ+4H2O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C. 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D.手机电池在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7.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8.反应4A(s)+3B(g) 2C(g)+ 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 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1.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w.w.w.k.s.5.u.c.o.m A. 若反应X + Y = 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13. 如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4. 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0.8 mol/ (L·s) B. v(A2)=0.4 mol/ (L·s) C. v(C)=0.6 mol/ (L·s) D. v(B2)=4.2 mol/ (L·min) 15. 根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X > Z > Y > W B. Z > W > X > Y C. Z > Y > X > W D. Z > X > Y > W 16. 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 A.CH3OH(g)+O2(g)=H2O(1)+CO2(g)+2H+(aq)+2e- B.O2(g)+4H+(aq)+4e-=2H2O(1) C.CH3OH(g)+H2O(1)=CO2(g)+6H+(aq)+6e- D.O2(g)+2H2O(1)+4e-=4OH- 18.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9.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20.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w.w.w.k.s.5.u.c.o.m 二、填空题 21. 用铜、银与硝酸银设计一个原电池,此电池的负极是: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2. 用锌片、铜片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锌片的质量减少了3.25克,铜表面析出了氢气 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 mol电子。 23.在25℃时,向100mL含HCl14.6g的盐酸溶液中,放入5.6g纯铁粉(若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进行至2min末收集到1.12L(标况)氢气,在此之后又经过4min,铁粉完全溶解。则: (1)前2min内用氯化亚铁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2)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其原因是: 。 w.w.w.k.s.5.u.c.o.m 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达标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w.w.w.k.s.5.u.c.o.m 1.A 2.C. 3.B.4.D.5.C、6.C.7.D.8 .B.9.B.10.D.11.B.12. C. 13. C. 14. B. 15. D. 16. C 17.C 18.A 19.C 20. D 二、填空题 21.此电池的负极是:Cu,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u-2e- ==Cu2+。 22.铜表面析出了氢气1.12 L(标准状况下)。导线中通过0.1mol电子。 23.(1)前2min内用氯化亚铁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25 mol?(L?s)-1 (2)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25 mol?(L?s)-1 (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前2钟,其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