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Ⅰ、Ⅱ卷两部分,共29题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 64 ?Zn:65 ?Ag: 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2.“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新调整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标中指出,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 CO2、N2、O2??????? ?????????????B.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C. CO2、O2、S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3.从人类健康或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用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食用“加碘”食盐不利于健康 4.(07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5.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 A.NO?????? B.NO2???????? C.H2? ????D.CO 6.(07江苏)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7.(07广东)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8.据东方网消息: 2007年4月25日黑龙江省依兰县自来水厂的一个氯气储藏罐发生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皂肥水打湿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9.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违反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常温下)产生的氧化物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并遇明火而爆炸 10.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保存的是(???? )。 A.氢氟酸?? B.硫酸?????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1.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这种物质是(???)。 A.NaClO?? ???B.NaOH?? ????C.KMnO4????? ????D.Na2O2 12.光纤通讯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光纤通讯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 ) A.石墨 B.二氧化硅 C.氧化镁 D.氧化铝 13.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14.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氢钙溶液 C.氯水 D.氢氧化钠溶液 15.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O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常温下遇到O2就化合成NO2 D.NO2与水反应,有NO生成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铁盖旋紧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棕色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17.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l2。下列关于混盐CaOCl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 mol Cl2时转移2NA个电子 B.该混盐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18.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①观察颜色;②石蕊试剂;③品红溶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19.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无标签溶液, 为鉴别它们,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只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有三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C.一只试管出现气体,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只有两只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20.如右图所示,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稀盐酸????????????????????????   ? D.H2O 2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胆矾晶体由蓝变白 B.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前者的碱性弱 C.过量铁粉加入CuCl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Fe3+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物质反应 22.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1.0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 23.下面是实验室可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 ? ①?????????????? ???②???????????? ?③???????? ??????④??? A. 只有 ③ ????B.只有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24.3Cu+ 8HNO3(稀) =3Cu(NO3)2+2NO↑+ 4H2O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NO3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出酸性 B.每生成22.4 L NO(标准状况)有3 mol电子转移 C.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8 mol的HNO3 D.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2 mol的HNO3 第二卷笔答题(非选择题共52分) 25.(13分)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 (1)生成的黑色(单质)物质是????????? ?????????????????????(填化学式)。 (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产生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 A.酸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 (4)将实验②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_ ???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将②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 。 26.(12分)某中学高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①这样制取的SO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有 。 ②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①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 → → → →(用a、b……填写;每套装置只允许使用一次)。  ③ 根据②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  B     C  CuO固体    D 无水CuSO4    2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Cl2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机理进行了探究。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⑴ 甲同学实验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现象,请你帮助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⑵ 甲同学在实验失败后对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并重新进行了实验,结果得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你认为他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Cl2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机理是 ; ⑶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即使改进后还缺少一部分。请你将乙认为缺少的部分在上图中的相应位置画出,并在添加的装置中标明需要放入的最合适的化学试剂的名称。 ⑷ 请你写出Cl2和“③”中“最合适的化学试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9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 。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 。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 29.(8分)在250mL 某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0.1mol·L-1 。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充分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 1 D 2 B 3 C 4 A 5 B 6 C 7 C 8 B 9 D 10 B 11 A 12 B 13 B 14 D 15 A 16 B 17 A 18 D 19 C 20 A 21 A 22 C 23 A 24 C 25.(13分) (1)C? (2) SO2 ?C + 2 H2SO4(浓)? ?CO2↑ + 2 SO2↑+ 2 H2O(3) BCD ?(4)品红褪色,漂白;SO2 + H2O H2SO3? (5)不能, 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只要正确就可得分) 26.①H2、H2O(g) ② c → d → a →b → e →(c与d、a与b接口可对调)。 ③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  B 无水CuSO4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气体中含有氢气  D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27.⑴ 使用的干燥剂碱石灰将Cl2吸收 ⑵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Cl2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⑶ (如图) ⑷ Cl2+2OH-=Cl-+ClO-+H2O 28.(9分))(1) (2分)) (2) ① (3分)) ②NH4Cl、Ca(OH)2 (2分)) ③NH3·H2ONH4++OH-(2分)) 29.3Cu +8H+ + 2NO3- =3Cu2+ +2NO↑+4H2O、0.12mol·L-1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