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二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一模检测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铂表面被氧化生成CO2,铂起催化作用 B.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CO在铂表面可能和O2、NOx反应 D.汽车尾气中NOx在铂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太阳能蒸馏海水是海水淡化方法之一 B.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2 C.能源是指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风力、阳光、柴草等 D.标准状况下,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3mol 3.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葡萄糖的实验式(最简式)为C6H12O6 C.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D.NH4Cl的电子式为 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 ①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5.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NO3浓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能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无色溶液:Na+、CO2-3、K+、ClO-、AlO-2 B.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K+、NO-3、Cl-、NH+4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c(OH-)=1×10-20的溶液:Na+、Cl-、S2-、SO2-3 D.含有HCO-3的溶液:K+、OH-、NO-3、Ca2+ 9.R、M、T、G、J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 A.若R、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碱,则R(OH)n的碱性一定比M(OH)n+1的碱性强 B.若HnJOm为强酸,则G是位于VA族以后的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T的最低化合价为-3,则J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M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CH3OH+6OH-+6e-===CO2+5H2O C.在铁件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11.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 A.CH4 B.CH2=CH2 C.CO2 D.N2 1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有下列反应:2A(g)+2B(g) C(g)+3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A和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II)C和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和6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I和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相同 B.达到平衡时,I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II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2倍 C.I和II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 体系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别相同 D.达到平衡时,I途径的反应速率v(A)等于II途径的反应速率v(B) 1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反应I中△H<0,则T2>T1 B.若反应I中△H>0,则T20,则T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