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新课标高三上学期化学单元测试(7)—— 选修1及模块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16 Na 23 S 32 Mn 55 I 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6年10月14日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科技局及合作企业联合对外宣布,他们合作研 究的采用成体体细胞作为核共体‘克隆’猪技术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例成体体细胞核共体 ‘克隆’猪。克隆生命体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 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酶催化作用的特点是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使酶的活性丧失 D.酶只有在强酸、强碱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2.用稀硫酸使玉米芯、棉子壳或木材发生水解反应,可制得木糖,再用镍作催化剂,经加 氢反应,就可以制得木糖醇,它的结构式为: 它的甜度虽然只有蔗糖的1.25倍,但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像糖那样能被细菌利用,所以不会损伤牙齿,可作防龋齿的甜味剂。木糖醇在人体内的代谢作用与胰岛素无关,木糖醇不会增加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甜味剂。下列关于木糖醇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糖醇是一种单糖 B.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木糖醇能发生银镜反应 D.木糖醇能发生酯化反应 3. 已知有一过程如下: 根据上图,a、b、c可分别表示 ( ) A.淀粉、酶、葡萄糖 B.蔗糖、酶、果糖 C.纤维素、酶、葡萄糖 D.麦芽糖、酶、葡萄糖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 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⑤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 A.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⑤ 5.蛋白质发生的下列过程中,可逆的是: ( ) A.变性 B.煮熟 C.盐析 D.加入浓硫酸 6.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提纯蛋白质可以在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然后把沉 淀溶于蒸馏水中 B.制溴苯时采用三溴化铁作催化剂 C.石蜡和氧化铝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生成的气体 中含有不饱和烃 D.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水解,冷却,加银氨溶液做银镜反应 7.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致使一年内产生的CO2(主要是煤和石油的利用)约达200亿吨,若植 物将这些CO2全部转化为淀粉,那么最终由此而生成的淀粉最接近 ( ) A.1200亿吨 B.120亿吨 C.200亿吨 D.400亿吨 8.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 ( ) A.食盐   B.苯甲酸钠    C.柠檬黄   D.味精 9.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 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少量染料 C.食盐加碘是防止人体缺碘而加的营养强化剂,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我们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10.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 ) A.冰毒、黄连素    B.海洛因、黄连素 C.大麻、摇头丸     D.黄曲霉素、尼古丁 11.下列同学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 )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合理摄入糖类.油脂等,注意膳食平衡 C.为防止变胖,炒菜时不放油  D.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12.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13.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份药物有毒副作用 B.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我们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 15.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16.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R表示处方药,OTC表示非处方药 B.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D.麻黄碱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17.保护和治理环境是“十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各项措施中,无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 A.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   B.大力推行洁净煤技术或改善能源结构 C.研制与提倡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病虫害  D.积极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18.有关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高温结构陶瓷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但是硬度却远远低于金属材料 B.氮化硅陶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超硬性,它不与任何无机酸反应 ?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C ? D.光导纤维的抗干扰性能好,不发生电辐射,通讯质量高,能防窃听 19.塑料废弃物的危害是 ( ) ①难以分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生长; ②污染海洋; ③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④造成海难事件; ⑤污染环境卫生,污染地下水。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20.鉴别织物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在如下①-④的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滴加浓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灼烧 A.①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①和③ 21.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 A.水果和蔬菜 B.鱼肉和猪肉 C.鸡蛋和鸭蛋 D.糙米和肝脏 22.合成结构简式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应是( ) ① 苯乙烯 ② 丁烯 ③ 丁二烯 ④ 丙炔 ⑤ 苯丙烯 A.①② B.④⑤ C.③⑤ D.①③ 23.从化学角度分析,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沸水泡加酶洗衣粉 B.长期保存食用油应隔绝空气 C.使用加碘(KIO3)食盐时避免高温 D.禁止在装饰材料中添加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24.下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3H5NO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不能和盐酸溶液反应 D.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25.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 A.车船吃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的CuSO4溶液后速率加快 D.镀锌铁(在铁上镀上一层锌)比镀锡铁耐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5分)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 ①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 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2SO4 ③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 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________ __ 。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 27.(4分)北京昆山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统一鲜橙多,配料:①水、②糖、③鲜橙浓缩汁、④柠檬酸、⑤维生素C、⑥食用香料、⑦β一胡萝卜素 (鲜橙原汁含量≥20% 净含量:1.5 L)。其中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着色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 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_ (以上填序号),由于没有加入________________,建议最好不要贮存太久。 28.(3分)某课外化学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维生素C是否具有强还原性,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维生素C是否具有强还原性。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现象、和结论。 29.(4分)淀粉的化学式是: ;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是: ; 造成赤潮的元素是: 。 油脂在体内水解后的产物是: 。 30.(9分)抗酸药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请写出: (1)胃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抗酸药每片含碳酸钙534mg,氢氧化镁180mg,每片该药可中和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2%的盐酸?(保留到0.01g) 参考答案(7) 1.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蛋白质部分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强酸强碱 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2.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糖类部分的有关知识,属于能力题.。糖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木糖醇中只有羟基,所以它不是糖。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而一个葡萄糖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所以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木糖醇中没有醛基,所以它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木糖醇中有羟基,所以它能发生酯化反应。 3.D解析:由图可知,b为催化剂,最后生成b和两个相同分子c,再结合题给选项,本题应选D选项。 4. C 解析: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是羧酸和无机含氧酸,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盐析。 5.C 解析: 盐析的蛋白质加入水中能溶解,所以盐析是可逆的;变性的蛋白质加入水中不能溶解,所以变性是不可逆的,煮熟和加入浓硫酸都使蛋白质变性。 6.D 解析: 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淀粉水解液中含有硫酸,需要加入NaOH溶液碱化。 7. B 解析: 根据元素C守恒得:6n CO2 — (C6H10O5)n进行计算。 8.A 解析: 鱼、肉等用食盐腌制后,能保存较长时间,所以食盐可以做防腐剂;烧菜时加入食盐后,有咸味,食盐可以做调味剂。 9.C 解析: 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有严格的规定,亚硝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所以不能多加;染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绝对不能添加到食品中去;人的饮食要注意膳食平衡,既要吃酸性食物,也要吃碱性食物。 10.C 解析: 常见的毒品有冰毒、海洛因、大麻、摇头丸、吗啡。 11.B 解析: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是人类必须的六大营养素,要合理摄入,注意膳食平衡。 12.B 解析: 蛋白质在乙醇的作用下,回发生变性;细菌属蛋白质,碘酒的溶剂是乙醇,所以发生变性。 13.C 解析: 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能与小苏打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酸与食盐不反应,所以能鉴别食盐和小苏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乙酸反应。 14.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正确使用药物部分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 因为大部份药物有毒副作用,所以A正确,C、D不正确;使用青霉素时,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所以B不正确。 15.答案:D 解析: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本身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错误;蔗糖的主要性质是在酸性或酶的条件下水解,不易被还原,故BC错误。 16.答案:A 解析:在B中,毒品是指由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故B错误;在C中,由于青霉素存在过敏反应,所以用药前必须进行皮肤敏感试验;故C错误;在D中,麻黄碱具有止咳平喘作用,但自身无碱性,是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17.答案:C 解析: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应以无磷洗衣粉取代,走绿色洗涤之路。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少用或不用农药,减少污染,得到绿色食品。 18.答案:D 解析:高温结构陶瓷克服了金属材料的弱点,本身还具有很多优点,如耐高温、高硬度、不怕氧化等,所以A选项错误。氮化硅陶瓷是重要的结构材料,有许多优点,如耐腐蚀性较强,但都可以跟氢氟酸反应,所以B选项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是一种能高质量传导光的玻璃纤维,且抗干扰能力好,不发生电辐射,能防窃听等,所以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 19.答案:D 解析:容易错选C,因不可降解塑料,其在使用后不能够在自然界中降解,焚化后有些流入海中形成油膜,使海洋失去调节作用,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进而危及人类。故③也错误。 20.答案:C 解析:鉴别是否为蛋白质,主要依据蛋白质的特性。 21.答案:A 解析:坏血酸病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疾病,而维生素C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最高,故选A。 12.答案:D 解析: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聚合物链节的一端开始,每隔一个键断开一个键;若断到双键上时,双键中只断开一个键,这样断键以后仍相互连接着的每一个部分即是原来一个单体的碳架结构;然后将原单体在加聚时断开的键反接回去即找到了合成此高聚物的单体。用一句话表示就是:在高聚物的主链上,遇单键两个一断,遇双键四个一断;然后单键变双键,双键变单键。 23.答案:A 解析:因为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属于蛋白质,而蛋白质遇热会引起变性失去活性,故A项符合题意;长期保存食用油隔绝空气是为了防止油脂被氧化变质;加碘盐避免高温上为了防止分解;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苯等有机物对人体有毒且易挥发,故B、C、D都不符合要求。 24.答案:B 解析:首先观察图中有关球棍及代表元素的价键规律,根据在有机物中元素通常呈现的价态:H为+1价,N为-3价,O为-2价,确定该物质为一种氨基酸(丙氨酸);然后依据氨基酸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25.答案:B 解析:电化学理论是指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的事例。A中形成的是Zn—Fe—水原电池;C中形成的是Zn—Cu—稀H2SO4原电池;D中形成的是Zn—Fe—电解质溶液及Zn—Sn—电解质溶液原电池;而B项是Al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26.答案:C; 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以中和H2SO4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27.(4分)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食品添加剂部分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 ⑦,②④⑥,⑤⑦,防腐剂。 28.(3分)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维生素部分的有关知识,属于能力题. 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 答案:试剂:维生素C、FeCl3溶液 现象和结论:把一粒维生素C投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试管中,黄色褪去,证明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29.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 (C6H10O5)n ; H2N-CHR-COOH; N、P或氮、磷 ;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30.(1)Al(OH)3+ 3HCl = AlCl3 + 3H2O HCO3- + H+ = H2O +CO2↑ (2)10g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