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十一 化学实验基础(1)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B  存放浓硝酸 分离水和乙酸乙酯     C D  准确量取9.50 mL水 实验室制取乙烯     2.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3.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示装置进行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4.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 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硝酸,同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②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定目的的是(  ) A.将SO2通入石蕊试液中证明SO2溶于水显酸性 B.用绿豆大小的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说明钠、钾金属性的强弱 C.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检验是否含SO D.用干燥的pH试纸可测得新制氯水的pH=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干馏的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B.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 C.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将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分离苯和水时,水从分液漏斗下端流出,苯从上口倒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4分) 9.(16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 ①欲除去溶液Ⅰ中的Ca2+、Mg2+、Fe3+、SO,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只填化学式)。 ②用于沉淀的试剂需过量,判断SO是否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 ③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 mL 4.00 mol·L-1 NaCl溶液,所用仪器除药匙、玻璃棒、量筒外还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 10.(16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3)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_。 11.(16分)氧化铜有多种用途,如用作玻璃着色剂、油类脱硫剂等。为获得纯净的氧化铜以探究其性质,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制备氧化铜: 工业CuSO4CuSO4溶液CuSO4·5H2O→……→CuO 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Ⅱ的目的是除铁。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转化完全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溶液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的目的是得到CuSO4·5H2O晶体,操作是__________、过滤、水浴加热烘干。水浴加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氧化铜的性质 ①取A、B两支试管,往A中先加入适量CuO粉末,再分别向A和B中加入等体积的3%H2O2溶液,只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试管A中反应的速率,收集气体并测定其体积,必需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 12.(16分)纳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之一是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NH4Fe(SO4)2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H2SO4的原因是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 mol-1)试样w g,消耗c mol·L-1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A选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漏斗分离,B选项正确;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C选项错误;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的温度为170 ℃,该温度计的量程不足,D选项错误。 2.A 解析:CCl4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操作分离CCl4和水,A正确;NaOH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图为酸式滴定管,B错误;倒置的漏斗应与液面稍稍接触,否则起不了防倒吸的作用,C错误;温度计应测小烧杯中反应液的温度,应插在小烧杯溶液中,D错误。 3.A 解析:图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的装置,所以凡是有污染的气体生成的反应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B、C、D都没有污染的气体生成,只有A有氮氧化物生成,所以A不合题意。 4.D 解析:①中滴入稀硝酸,KOH与稀硝酸恰好反应生成KNO3和H2O,溶液呈中性,①正确;②中加入过量铁粉,CuSO4与铁粉反应生成FeSO4和Cu,②正确;③中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被除去,通过浓硫酸,浓硫酸除去水蒸气,③正确;④中NaNO3溶于水,CaCO3不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杂质,④正确。 5.B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加入水中,A错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C错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盐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但是不能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C强,因为盐酸不是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D错误。 6.A 解析:变色硅胶干燥剂若含有CoCl2,无水CoCl2呈蓝色,硅胶吸水后,蓝色无水CoCl2转化成水合物CoCl2·6H2O,呈粉红色,硅胶就不再具有吸水干燥作用,A错误;因为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温度高,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以防止测量的温度不准确,B正确;容量瓶和锥形瓶中有水不影响溶质的量,而滴定管或移液管中有水,就把溶液稀释了,浓度减小,故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C正确;酸性KMnO4溶液能将SO2氧化除去,D正确。 二、选择题 7.AB 解析:SO2不能漂白指示剂,能使石蕊试液变红,A正确;可以根据钠、钾与冷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验证钠、钾金属性的强弱,B正确;若溶液中含有Ag+,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时溶液中也会出现白色沉淀,C错误;因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D错误。 8.BD 解析: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的方法是分馏,A错误;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应将气体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C错误。 三、简答题 9.答案:(1)①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 ②取沉淀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③75%乙醇 (2)天平、烧杯、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解析:(1)为除去Mg2+和Fe3+可选用NaOH溶液,也可以用碳酸钠与二者的水解相互促进反应,除去SO选用BaCl2溶液,过量的BaCl2溶液要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因此顺序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若不用NaOH溶液,则答案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判断Ba2+过量的方法是:取沉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SO已沉淀完全;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75%的乙醇,因为乙醇为有机溶剂,可以溶解氯化钾,且易挥发不残留其他物质。 (2)配制固定体积、固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需用量筒、天平称量,用烧杯溶解固体、转移溶液,用500 mL的容量瓶、胶头滴管定容。 10.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合理即得分) (2)铁屑 过滤 (3)将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低(小) 解析:(1)检验SO2气体可选用品红试液、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2)根据聚铁的化学式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由此可推知溶液X中主要含Fe3+,因此在制绿矾时,应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的铁屑,经过滤操作即得FeSO4溶液。(3)若pH太小,酸性太强,则Fe3+不易沉淀生成聚铁,故铁的质量分数偏小。 11.答案:(1)①加适量的水溶解、搅拌、过滤 ②可使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不会转化为Cu(OH)2沉淀 ③将CuSO4溶液加热蒸发至有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受热均匀,温度易于控制在100 ℃以下 (2)①CuO可加快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②秒表、橡皮塞、导管、集气瓶、量筒 解析:(1)①步骤Ⅰ的目的是除去不溶性杂质,需过滤。②控制溶液pH=3.5,使Fe3+完全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Cu2+不会转化为Cu(OH)2沉淀,便于除杂。③由溶液得到晶体,可对CuSO4溶液蒸发结晶,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温度。(2)①根据CuO能加快H2O2的分解,可得出CuO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②可利用单位时间内收集到气体的多少来探究A中的反应速率。 12.答案:(1)TiCl4+(2+x)H2OTiO2·xH2O+4HCl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3)抑制NH、Fe3+水解 ac (4)溶液变成红色 (5)(或%) 解析:(1)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设TiCl4的计量数为1,根据元素守恒,TiO2·xH2O的计量数为1,HCl的计量数为4;再根据O守恒,可知H2O的计量数为(2+x)。(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液,检验溶液中溶解的离子是否还存在。(3)NH、Fe3+易水解,故需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抑制水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还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4)因为是用KSCN作指示剂,终点时NH4Fe(SO4)2不再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Ti3+~Fe3+,故n(Fe3+)=n(Ti3+)=n(TiO2)=cV×10-3 mol,其质量分数为。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