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非金属、酸和水的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其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2.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 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 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为(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上浮下沉 3.[双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熔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 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非常普遍,是因为铝不活泼 D.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4.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 A.HCl          B.NaOH C.K2SO4 D.CuSO4 5.(2010·福建泉州一中高一检测)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6.下列有关铁与水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铁与水均能发生反应 B.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 C.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D.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7.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 8.(9分)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100 mL蒸馏水,水中悬浮着一个表现光滑、耐碱、耐热的小球(此球稳定在水的中央),将10 g金属钠分多次投入到水中,最后使烧杯内的液体恢复到原来蒸馏水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10 g钠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从烧杯内小球的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常温下甲、乙两种化合物分别是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据此判断:  (1)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则单质A是________,化合物甲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分)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煤油来控制反应速率,从而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此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将带胶塞的尖嘴玻璃管和长颈漏斗插入橡皮塞孔中,但玻璃管勿插入液体,乳胶管上夹上弹簧夹. 实验时,往100 mL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 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滴有2滴酚酞的水.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液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中液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分)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现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或________(填化学式).干燥管的________(填“m”或“n”)端与g导管相连接; (3)在D处画出用试管来收集氢气的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己选择); (4)怎样用简单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________. 详解答案 1.选D 铝耐腐蚀是因为铝容易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保护膜隔绝空气,使内部金属受到保护. 2.选D 苯与水互不相溶,且钠的密度介于苯和水之间;加入钠后,钠处在苯与水的中间.由于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附着在钠的周围,浮力增大,钠上浮进入苯层,氢气放出后,浮力减小,钠又回到水层, 这样上浮下沉至反应完全. 3.选AC 钠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Na2O2,A不正确;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普遍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Al2O3薄膜,故C不正确. 4.选D 少量钠投入上述四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均有H2产生,而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是指投入的金属钠的质量小于脱离溶液的物质的质量.在A、B、C三个选项中加入钠只有H2放出,故溶液质量是增加的.D选项中由于Na与H2O反应生成的NaOH还能继续与CuSO4反应析出Cu(OH)2沉淀: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 5.选A ①变灰暗是因为钠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错误;③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C错误;④中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6.选D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 7.选C 若2.3 g钠全部生成Na2O,质量为3.1 g;若2.3 g钠全部生成Na2O2,质量为3.9 g,因为3.1 g<3.5 g<3.9 g,故氧化产物应为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8.解析:本题考查钠的安全使用及溶液的密度与浮力的关系.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钠的密度小于1 g/cm3,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的体积(立方体的边长肯定小于1 cm)小于1 cm3,则其质量小于1 g,故10 g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要大于10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答案:(1)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的热量多,易发生爆炸 (2)小球上升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液体的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3)2Na+2H2O===2Na++2OH-+H2↑ 9.解析:A有可变化合价且与B点燃后得黑色固体甲,因此可假设A元素为Fe,点燃条件下与O2反应可生成黑色Fe3O4,同时与无色液体H2O生成H2,而Fe3O4在高温下能被H2还原得到Fe和H2O,与题意相符. 答案:(1)Fe Fe3O4 (2)①3Fe+2O2Fe3O4 ②3Fe+4H2O(g)Fe3O4+4H2↑ ③Fe3O4+4H23Fe+4H2O 10.解析:因为ρ煤油<ρ钠<ρ水,Na块应在煤油和水层分界处浮动,钠块下部和水接触生成H2,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在逸出过程中把钠带入煤油层,钠在重力作用下再回到界面.反复多次,直到钠完全消失,产生的气体聚集在大试管上部,把液体反压到长颈漏斗中. 答案:(1)钠在煤油中逐渐下沉,至水面时与水发生反应,溶化成银白色小球,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做上下跳动,最后完全消失 (2)上层无色,下层变为红色 (3)液面逐渐下降,液面逐渐上升 (4)当漏斗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打开弹簧夹点燃气体,有淡蓝色火焰产生 11.解析:常温下,Fe不与H2O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H2O(g)反应生成Fe3O4和H2,所以Fe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因铁粉和Fe3O4均为黑色,因此实验过程中固体颜色无明显变化,但产物H2可用点燃的方法证明. 答案:(1)3Fe+4H2O(g)Fe3O4+4H2 (2)碱石灰 CaCl2 m (3)倒置试管,导管插入到底部,装置图略 (4)点燃收集到的气体用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形成.即证明有H2生成(或用气球收集气体发现气球中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即证明有H2生成) (5)酒精灯 酒精喷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