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高考化学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专题03 离子反应 【2012高考】 (2012·广东)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 B.K+、Cu2+、OH、NO C.NH4+、Na+、Br—、SO42— D.Mg2+、H+、SiO32—、SO42— (2012·四川)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 2H+ = H2SiO3↓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 6H+  Fe3+ + 3NO2↑ + 3H2O 【答案】:C 【解析】:Na + 2H2O = Na+ + 2OH- + H2↑电荷不守恒,A不正确;醋酸是弱酸,要用分子式表示,B不正确;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时,产物应为Fe2+,D不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 (2012·大纲版)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OH=Al(OH)3 ↓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aCO3 ↓ + 2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Cl + + 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 2 + 3H2 ↑ (2012·浙江)1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和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和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2012·安徽)8.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Na+、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 8、【答案】A 【解析】B项,因SiO2-3+CO2+H2O=H2SiO3↓+CO2-3,故通入CO2后SiO2-3不能大量存在;C项Cl2将Fe2+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Ag+与NH3·H2O反应生成AgOH或Ag(NH3)2+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项通入CO2后不反应,仍能大量共存,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络合反应等知识。(2012·北京)7.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 =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 (2012·海南)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32-+ 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 + ClO- + 2OH–= SO42-+Cl-+ H2O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 2H+ = H2S↑+ 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2012·全国新课标卷)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答案】 A 【解析】液溴易挥发,保存时要加水液封,选项A正确;除氯气外,臭氧等强氧化气体都可以将KI氧化得到碘单质,选项B错误;在CCl4中显紫色的是碘单质,不是碘离子,选项C错误;滴加硫酸钡,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有银离子,也可能有硫酸根,选项D错误。 【考点定位】化学实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鉴定 (2012·上海)19.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汶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Fe3+、NO3- B.Ba2+、Cl-、Al3+、H+ C.Na+、NH4+ 、I-、HS- D.Na+、Ca2+、K+、Cl- 【答案】BD 【解析】SO2具有还原性,能与A项中的NO3- (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能与HS-水解生成的H2S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2012·江苏)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mol·L-1NaOH 溶液: K+、Na+、SO42- 、CO32- B. 0. 1mol·L-1Na2CO3 溶液: K+、Ba2+、NO3- 、Cl- C. 0. 1mol·L-1FeCl3 溶液: K+、NH4+ 、I-、SCN- D.c(H+)/c(OH-)= 1伊1014的溶液: Ca2+、Na+、ClO-、NO3- (2012·江苏)9.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KIO3 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IO3-+3H2O =3I2+6OH- B.向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4+ +OH-NH3↑+H2O C. 将过量SO2通入冷氨水中: SO2+NH3·H2O =HSO3-+NH4+ 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Ag+2H++NO3-=Ag++NO↑+H2O 【答案】C 【解析】A项,酸性环境中,不能生成OH-,错;B项,NaOH过量,HCO3- 与OH-会反应生成CO32 -和H2O,错;C项,SO2过量,则生成HSO3- ,正确;D项,O原子不守恒,得失电子也不守恒,错。 【考点定位】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2012·福建)23. ( 14分) (1)元素M 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_(填序号)。 A.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H2SO4溶液后红色退去 B.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人酚酞溶液变红,再加人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向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① 非金属性X Y(填“>”或“<”) ② 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 ( g ) + B ( g)2C ( g ) + D ( 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 A B C D  起始投料/mol 2 1 2 0   【答案】(1) 。 (2) 3NH3·H2O+Al3+=Al(OH)3↓+3NH4+ (3)C (4)①< ② Cu2O+6HNO3(浓)2Cu(NO3)2+2NO2↑+3H2O。 (5) 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判断和实验检验。 【2011高考】 1.(2011·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2011·安徽卷)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解析】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成SO42-,A中不能大量共存;c(H+)=1.0×10-13mol/L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2-和Cu2+可以结合生成难溶性CuS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而Al3+与碱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答案】B (2011·广东卷)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2011·全国II卷)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2011·四川卷)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 【答案】D (2011·上海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Na+ B.SO42- C. Ba2+ D.NH4+ 【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 【答案】A (2011·江苏卷)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B.NO2与水的反应生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折成离子。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产物是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AlO2-+CO2+2H2O=Al(OH)3↓+HCO3-。 【答案】B (2011·北京卷)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2011·新课标全国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2011·海南卷)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物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 【2010高考】 (2010·全国卷Ⅰ)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 【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 【答案】A (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答案】A (2010·安徽卷)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 B. Al3+、 NH4+、 Br- 、Cl- 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 (2010·广东卷)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 、Ag+、PO43-、Cl- B.Fe3+、H+、I-、HCO3- 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 【解析】A中Ag+和PO43-、Cl-因生成沉淀不共存;B中H+和HCO3-离子生成气体不共存,Fe3+和I-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共存;D中Al3+和CO32-因互促水解不共存。 【答案】C (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 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 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 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 (2010·上海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 【答案】AD 【解析】此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苯酚是一种具有弱酸性的有机物,故其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生成的苯酚钠是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正确,A对;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钙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氢氧化钠不足量,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a2+=H2O+CaCO3↓,B错;反应前后的电荷不守恒,C错;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氧化I-为I2,其遇淀粉变蓝,D对。 知识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时,关键抓住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是否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是否守恒等;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2010·江苏卷)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 C.的溶液中:、、、 D.的溶液中:、、、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A项,由于H+、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但都不能与HCO3-共存;C项,溶液中的c(H+)=0.1mol/L,能与本组离子共存;D项,Fe3+能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2010·浙江卷)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38.6kJ·mol-1 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