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北京卷)26.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 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① ②NH4Cl、Ca(OH)2 (合理答案均可) ③NH3·H2O+OH- (3)PCl5 (4)P3N3Cl6 【解析】本题是一道无机化学推断题。由题意知甲为NH3,乙为HCl,X为N2,Y为H2,Z为Cl2。因为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气法收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水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NH3·H2O+OH-。磷在Cl2中燃烧生成PCl3和PCl5,由丁分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知丁为PCl5。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故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348,由题意该化合物中N、P个数相同,设为(NP)xCly 45·x+35.5·y=348? x=3? y=6 化学式为P3N3Cl6 反应式为3PCl5+3NH4ClP3N3Cl6+12HCl (2007·海南卷新课标)《化学与技术》模块(选考题) 29.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 ?????????????????????????????????????????????????????????????????????? ;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利用率(%)=????????? ?????????????????????????????????????????????。 【答案】 (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2)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或写总反应方程式:2NaCl+2NH3+CO2+H2O=Na2CO3+2NH4Cl) (3)“氨碱法”的CO2来源于石灰石煅烧,“联合制碱法”的CO2来源于合成氨工业的废气; (4)“联合制碱法”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2007·上海卷)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6.(A)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 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 加热温度过高????????? ?????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A)【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合成和氨催化氧化的实验题。制取氮气用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NaNO2)溶液加热反应生成,故选a装置,制取氢气用锌与稀H2SO4反应不用加热,选b装置。甲装置的作用混合氮气、氢气,干燥气体,控制氮气和氢气的流速。从氨合成器中出来的气体主要是N2、H2,通入水中吸收氨气,因为N2、H2难溶于水,不会倒吸。氨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铂丝保持红热,锥形瓶中发生下列反应:4NH3+5O24NO+6H2O,2NO+O2===2NO2有红棕色气体产生,3NO2+H2O===2HNO3+NO,HNO3+NH3===NH4NO3。 (B)【解析】本题是一道由Cu制取CuSO4·H2O的实验题。灼烧除去铜中的大量有机物,瓷坩埚具体操作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加热,用坩埚钳把坩埚转移到石棉网上冷却。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原因是灼烧不充分或灼烧过程中有部分CuO被还原成Cu,CuO不会分解生成Cu,故a、b正确。途径Ⅰ必须用浓H2SO4产生污染环境的SO2气体,并且消耗H2SO4的量多。测定结晶水中x值至少称量4次,分别是称量坩埚、称量坩埚与晶体、两次称量坩埚与粉末。加热温度过高CuSO4分解,减少的质量增加,测定晶体中水的量增加,x值偏高,b、c、d三个选项中测定晶体中水的量减小,x值偏低。 (2007·江苏卷)20.下图中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 ;J的电子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的水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07·江苏卷)21.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 。 (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 。(填字母)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KMnO4溶液、稀H2SO4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酚酞试液 【答案】 (1)2H2SO3+O2==2H2SO4??? 2(NH4)2SO3+O2==2(NH4)2SO4 2NH4HSO3+O2==2NH4HSO4(任填两个) (2)①反应吸热??????? ②(NH4)2SO3·H2O???????????? ③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 (3)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工业生产及环境污染的关系。(1)将SO2通入到氨水中首先SO2+H2OH2SO3,然后H2SO3与氨水作用可生成(NH4)2SO3也可生成NH4HSO3,当它们与空气中的O2接触时发生反应2H2SO3+O2===2H2SO4;2(NH4)2SO3+O2===2(NH4)SO4, 2NH4HSO3+O2===2NH4HSO4等。(2)在(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NH3·H2O或NH4HCO3溶液温度降低并析出晶体,说明反应过程吸收了热量,析出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作漂白剂,又可用于生产显影液Na2S2O3,说明该晶体为(NH4)2SO3的结晶体,经计算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H4)2SO3·H2O,(NH4)2SO3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故加入所给物质的目的是防止(NH4)2SO3被氧化。(3)要测定SO2的含量,该试剂需与SO2反应,且有能明显指示反应的终点,分析知为B、C。 (2007·江苏卷)19.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4种微粒: A:??????????? ??B :??????????? ??C:?????????? ?D :?????????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2007·北京卷)26.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 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2)① ②NH4Cl、Ca(OH)2 (合理均可) ③NH3·H2O+OH- (3)PCl5 (4)P3N3Cl6 反应式为3PCl5+3NH4ClP3N3Cl6+12HCl (2007·江苏卷)21.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尾气与氨水反应所得到的高浓度溶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氨水或碳酸氢铵,此时溶液的温度会自行降低,并析出晶体。①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可能是??????????????;②析出的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也可用于照相用显影液的生产。已知该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则其化学式为????????????;③生产中往往需要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等物质,其目的是??????????????????? 。 (3)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 。(填字母) A.NaOH溶液、酚酞试液??????????? B.KMnO4溶液、稀H2SO4 C.碘水、淀粉溶液????????????????D.氨水、酚酞试液 【答案】 (1)2H2SO3+O2==2H2SO4??? 2(NH4)2SO3+O2==2(NH4)2SO4 2NH4HSO3+O2==2NH4HSO4(任填两个) (2)①反应吸热??????? ②(NH4)2SO3·H2O???????????? ③防止亚硫酸铵被氧化 (3)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工业生产及环境污染的关系。(1)将SO2通入到氨水中首先SO2+H2OH2SO3,然后H2SO3与氨水作用可生成(NH4)2SO3也可生成NH4HSO3,当它们与空气中的O2接触时发生反应2H2SO3+O2===2H2SO4;2(NH4)2SO3+O2===2(NH4)SO4, 2NH4HSO3+O2===2NH4HSO4等。(2)在(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NH3·H2O或NH4HCO3溶液温度降低并析出晶体,说明反应过程吸收了热量,析出晶体可用于造纸工业作漂白剂,又可用于生产显影液Na2S2O3,说明该晶体为(NH4)2SO3的结晶体,经计算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H4)2SO3·H2O,(NH4)2SO3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故加入所给物质的目的是防止(NH4)2SO3被氧化。(3)要测定SO2的含量,该试剂需与SO2反应,且有能明显指示反应的终点,分析知答案为B、C。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