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限时集训(十二) [专题十二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时间:40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碘水鉴别蔗糖和葡萄糖 B.石油裂解气产物可用于制备塑料 C.CH2=CH2和CH3CH2Cl都属于烃 D.蛋白质、油脂均属高分子化合物 2.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氧化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B.甲烷、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 D.干馏和分馏都是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操作 3.分子式为C3H5Cl含C===C键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两种烃A、B等质量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与消耗O2的量相同,这两种烃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一定互为同系物 C.实验式一定相同 D.只能是同种物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类型 B.乙醇生成溴乙烷和乙烯生成溴乙烷的反应类型相同 C.用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 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6.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 mol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表中是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的氢化热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种物质转化为环己烷均为氧化反应 B.环己烯、环己二烯和苯有相同的官能团 C.三种化合物中环己二烯的稳定性最强 D.上述条件下,1 mol转变为时放热113 kJ 7.图12-1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部分转化流程:  图12-1 下列说法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与反应③反应类型相同 B.反应①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C.反应③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D.反应②与反应④反应类型相同 8.下列化学反应表示错误的是(  ) A.CH2=CH2+HBrCH3CH2Br B.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 C.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也是混合物 B.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两性 D.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C.(CH3)2C=CHCH2CH3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中至少有五个在同一个平面上 D.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同分异构体 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干馏制取 C.用乙烷氯代或乙烯氯化(及乙烯与氯化氢加成)都能制取氯乙烷,且后者产率高 D.在相同温度下,用相同质量和大小颗粒的金属钠分别与足量固态苯酚和液态乙醇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二者羟基的活性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含有相同的官能团,是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B.分子式为C4H8Br2结构中含一个—CH3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4种 C.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其名称为2-丁醇 D.某有机物球棍结构模型如图12-2所示,则该有机物不含苯环  图12-2 13.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12-3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2-3 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B.装置甲中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14.在苹果、香蕉等水果的果香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实验步骤如下: (一)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①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3.5 mL(0.15 mol)正丁醇和7.2 mL(0.125 mo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摇匀,投入1~2粒沸石。按图12-4所示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  图12-4 ②打开冷凝水,圆底烧瓶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不断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的水的体积。 (二)产品的精制 ③将分水器分出的酯层和反应液一起倒入分液漏斗中,用10 mL的水洗涤。有机层继续用10 mL10% Na2CO3溶液洗涤至中性,再用10 mL的水洗涤,最后将有机层转移至锥形瓶中,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④将干燥后的乙酸正丁酯滤入50 mL烧瓶中,常压蒸馏,收集124 ℃~126 ℃的馏分,得11.6 g产品。 (1)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水应该从冷凝管________(填“a”或“b”)管口通入。 (3)步骤②中不断从分水器下部分出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中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的精制过程步骤③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次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 ________置入锥形瓶中。 (5)下列关于分液漏斗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装液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 C.萃取振荡操作应如图12-5所示  图12-5 D.放出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15.某天然油脂的化学式为C57H106O6。1 mol该油脂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甘油、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写出含5个碳原子的C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化学解析下载见:http://www.ks5u.com/down/2013-2/14/1035001.shtm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