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对微观世界有一个初步认识
2.正确使用化学用语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来源:学,科,网]
教学重点:
1.化学变化的实质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等规律
3.离子的形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化合价的形成;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教学要求: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自主复习,意在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组织学生总结物质的构成及化学用语的相关内容
教学资料
一.物质的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二.分子和原子
1.分子和原子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备注
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构成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来源:学+科+网Z+X+X+K]
相似点[来源:学&科&网]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粒子间有间隔;③总在不断地运动;[来源:学科网ZXXK]
④同种物质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只重新组合成其他分子,原子在反应前后不变。
表示方法
化学式
元素符号
相对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
联系
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思考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否只是分子?
剖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以外还有原子等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来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来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稀有气体和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2)用分子、原子的理论解释
①用分子、原子的理论去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如能闻到花香、衣服变干、热z冷缩等;去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巩固练习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D )
事实
解释
A
食盐溶于水不溶于油
微粒间相互作用不同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分子运动加快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②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③从微观角度来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思考2】试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两种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
④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巩固练习2】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_分子构成不同(或原子总数不同;或分子结构不同) 。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__都含有氧原子。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新分子(或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3.离子
(1)定义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氯化钠的形成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的阳离子(Na+),氯原子因得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的阴离子(Cl-)。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化合物氯化钠。
如图所示:
Na Cl Na+ Cl-
(3)原子、离子的判断
原子 :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显电中性,氧原子表示为O。
阳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镁离子表示为Mg2+。
阴离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氯离子表示为Cl-。
三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构成原子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
表达式: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标准碳原子的质量(kg)×1/12
2.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第一层n=1),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四.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元素讲种类,不讲个数。
2.分类:根据元素性质的不同,可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五.化合价
1.在单质里,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定
化合物
化合价
化合价的数值
正价
负价
离子化合物
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失电子的原子(阳离子)为正价
得电子的原子(阴离子)为负价
共价化合物
1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显正价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显负价
4.化合价规律应用
①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
②根据化合价原则,求算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③根据化合价原则,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巩固练习3】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化学式为[A1Fe(OH)nC16—n]m),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0 B. +2 C. +3 D.+6
六.化学式
1.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复习总结)
(1)单质的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练习:
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作标准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相对质量。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即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之比。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4)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巩固练习4】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 B )
A.碳酸钠NaCO3 B.硫酸H2SO4
C.氧化铁O3Fe2 D.氢氧化钾K(OH)2
【巩固练习5】今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许多国家发生,治疗该病毒的有效药物达菲是从八角茴香中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炼出来的,它的有效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对莽草酸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莽草酸是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D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巩固练习6】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长期或反复摄入大量的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结石。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1∶14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C.三聚氰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三聚氰胺可做为食品添加剂
七.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遵循两个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常用的配平方法有:①最小公倍数法;②观察法;③奇数配偶法。
3.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化学方程式发生的条件并注明“↑”“↓”。
【巩固练习7】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 D )
A.有大量白雾产生的反应:4P + 5 O2 2P2O5
B.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 + O2 2MgO
C.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
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C + 2CuO 2Cu + CO2 ↑
【巩固练习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八.元素符号、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复习总结)
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3.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巩固练习9】指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2Fe2+ 2个亚铁离子,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nCO2 n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Cl 2个氯原子
5SO42- 5个硫酸根离子,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巩固练习10】指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②;③2NO;④;⑤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③_______ ; (2)表示1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①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④____;(4)表示1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个数的是__②______;
(5)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⑤____。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