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 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⑥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A.①⑤⑥⑦ B.②③④ C.③⑤⑦  D.②③⑥⑦ 2.恒温恒容的容器内,不可作为可逆反应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B ) A.1 mol H—H键断裂,同时有2 mol H—I键断裂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C.H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3.关于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4 m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以外,还含有HCl杂质 4.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C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C.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白磷在260°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C.NaCl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 7.可用下列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D ) A.铜屑与稀硝酸制取NO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Cl2 C.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 D.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 8.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9.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全部为共价键的是( C ) A.NH4Cl CO2 Ne B.O2 KF SO2 C.HCl H2SO4 NH3 D.Na2O2 N2 H2O 10.(2010年宜宾高一检测)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C )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5分)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有0.2 mol 电子通过时,负极的质量减少   g,正极产生气体     L(标准状况)。? (2)当电极a为Al、电极b为Mg、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指出正、负极: 。? 解析:(1)a为Al,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正极反应为:2H++2e-H2↑ 负极反应:AlAl3++3e-,通过0.2 mol电子溶解m(Al)= mol×27 g/mol=1.8 g,V(H2)=×22.4 L/mol=2.24 L。 (2)如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则Al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Al做负极,Mg做正极。 12.(12分)把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5.0 g铝片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已知铝片与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 →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曲线由a→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  。 (3)曲线在c点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  。 解析:(1)在空气中放置的铝片表面有Al2O3,因此H2SO4首先和Al2O3反应,没有氢气产生;(2)a→c段,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3)曲线在c点以后,H2SO4溶液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答案:(1)铝片表面有Al2O3薄膜,因此硫酸先和Al2O3反应不产生H2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使溶液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硫酸溶液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13.(13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b接    ,    接    ,    接a。? (2)U形管中所盛试剂为 。 (3)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    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            。? (5)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        ,如果观察到 ?          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解析:证明有水蒸气可用无水CuSO4,用装置④可验证。证明有HCl,可用AgNO3溶液,但Cl2也能与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故应先通过CCl4,Cl2易溶于CCl4。但如果CCl4不能将Cl2完全吸收,则证明有HCl的实验就会受干扰,应对原实验加以改进。本题(4)是对原实验设计的改进。(4)、(5)的实质是验证有HCl且排除Cl2的干扰,对比两者性质差异,显然利用氯气有强氧化性。 :化学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2.现有如下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H2分子和Cl2分子的反应过程是H2、Cl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Cl原子,而后H、Cl原子形成离子键。 A.①②③ B.都不正确 C.④ D.①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4.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H2O(g) A.1 mol H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436 kJ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1 mol H2(g)跟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g)释放能量245 kJ D.1 mol H2(g)与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2O(g)的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和平衡状态的判断 5.100 mL 6 mol·L-1的H2SO4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B ) ①Na2CO3溶液 ②水 ③K2SO4溶液 ④KNO3溶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1.5n mol C 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实验室Cl2的制取与原电池 7.用MnO2与浓盐酸制Cl2时,当1 mol HCl被氧化时,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 ) A.11.2 L B.22.4 L C.44.8 L D.89.6 L 8.下列叙述是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得出的结论和认识,正确的是( D )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来源:学科网] B.由铜锌作为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电子通过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通过硫酸溶液时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 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 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 mol 电子通过 [来源:学。科。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