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基础训练
1.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
C.减少皇帝外出的劳累 D.加强政府的办事效率
2.汉武帝对相权成功削弱的表现不包括( )
A.频繁任免丞相 B.起用布衣为相
C.组成“中朝”决策机构 D.取消了三公九卿制
3.汉武帝的政治改革主要表现在( )
①以州为监察区②形成“中朝”决策机构③起用布衣为相④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5.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 )
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C.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 D.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6.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7.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8.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 )
A.郡、县二级制 B.道、州、县三级制
C.路、州、县三级制 D.路、府、州、县四级制
9.元朝的行省制度( )
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 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
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二、能力提升
11.著名历史人物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
(2)唐太宗的政治制度改革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比较汉武帝和唐太宗改革政治制度的主要相同点。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
(4)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A 2.D 3.A 4.C 5.B 6.A 7.A 8.B 9.D 10.A
二、能力提升
11. (1) 汉武帝改革:起用布衣为相,以控制宰相;起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组成中朝决策机构,削弱宰相的权力;划分监察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唐太宗改革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皇权,提高了中央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强对地方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社会安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削弱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2.(1)察举制 世官制(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3)科举制 隋(或隋唐)(4)略。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