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思想 1.(2012·山东文综历史·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6分,每点2分)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6分,每点2分)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8分,每点2分) 新文化运动 1.(2009·山东文综·27)(25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2)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 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5分) 【答案】(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2)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 实验的新时代。 (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4)①科技知识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为思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②人文知识重要: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道德养成,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思想解放促进科技发展。③两者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011·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B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