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时期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 A.爱国主义救亡运动成为主题 B.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 C.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D.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 解析: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答案:C 2.“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错误的要害在于(  ) A.把冒牌“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 B.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方案 C.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 D.把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 解析: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答案:C 3.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时作过多种选择,其中首先主张走“俄国人的路”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孙中山 D.毛泽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走“俄国人的路”是指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故A项正确。 答案:A 4.“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其中“风”是指(  ) A.五四爱国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解析:注意“十月的风”“苦弟兄”等,明确这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5.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解析: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所示变化;B项与史实不符;马列主义成为国人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D项错误。 答案:C 6.“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这是李大钊走过的革命人生路。这里的“主义”是指(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解析: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对李大钊人生过程用“主义”而定,这里“主义”显然是指马克思主义。 答案:C 7.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途径有 (  ) ①发表文章 ②利用讲坛 ③进行思想论战 ④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 8.五四运动后,逐步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并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的是(  )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机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 解析:结合“五四运动后”这一时间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这一信息,A、B、C三项在时间或作用上不符合,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主要参与者之间发生了著名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这场大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一次激烈的较量;是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右翼与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的一次不可调和的斗争。 ——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材料2: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过去把它讲成是敌对双方的斗争,事实上还是朋友之间的争论,双方都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势力的。胡适的意思无非是主张改良,不赞成革命。后来胡适提倡好政府主义,李大钊又参加并在宣言上签了名。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3: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子女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材料4:我们改造社会,是要在实际上把他的弊病一点一滴、一桩一件、一层一层渐渐的消灭去,不是用一个根本改造方法,能够叫他立时消灭的。 ——陈独秀《答郑贤宗》 (1)根据材料1、2,指出两种观点的差异之处。(6分) (2)根据材料3、4,指出两种观点的差异之处。(6分) (3)胡、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其本质区别在哪里?(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阶级属性或改造的手段、方法的角度概括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从解决问题的方向或层次的角度概括;第(3)问从两人不同的指导思想分析回答,扣住思想的不同属性。 答案:(1)材料1认为双方界限分明,材料2认为双方的界限并不分明。 或:材料1认为双方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材料2认为双方的观点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或:材料1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较量,材料2认为这只是对革命与改良的不同看法。 (2)材料3认为必须先解决经济问题,才谈得上解决其他问题;材料4认为社会问题不存在什么根本的解决,所有的问题都需要一件一件解决。 (3)本质区别:胡适坚持用资产阶级改良方式推进社会改革,李大钊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即要不要马克思主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