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0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一、选择题 1.“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D.主张因行称义 [答案] B [解析]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换句话说就是信仰上帝就不用再信仰他人。 2.(2011·江门市高三统考)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要求妇女解放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其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这位思想家用典型的事例反驳了《圣经》,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反对盲目信仰。 3.(2011·烟台一模)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4.(2012·山东泰安一模)“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答案] D [解析] “《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强调了理性的重要,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因此选D项。 5.(2011·新乡六校调研)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第一句话指出,人民只要能胜任就可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第三句话指出,不论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而三权分立原则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与材料无关。答案为C。 6.(2012·莱州)“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伏尔泰上述言论的政治意图是实行(  )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德治国 C.君主专制政体 D.开明君主制 [答案] D [解析] 伏尔泰反对实施君主专制,但是不反对保留君主,材料中伏尔泰认为最好的政体形式就是由“有权威”“首屈一指的哲学家”即充满智慧的开明君主来治理,所以选D项。 7.(2012·安徽安庆一模)“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启蒙运动中,从国家起源的角度否定了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君主立宪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君权神授”,否定这一理论的是社会契约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非上帝。 8.(2012·浙江杭州一模)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制社会 [答案] D [解析] 这里的“清理了场地”是指文艺复兴将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大兴土木”是指启蒙思想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9.(2012·宁德)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思索,他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和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之心。那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种东西”体现的思想是(  ) A.星空与道德 B.平等与博爱 C.自由与理性 D.知识与美德 [答案] C [解析] 星空让人联想到的是空旷、自由不受拘束,而道德法则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依据,即理性,所以选C项。 10.(2012·烟台)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 A [解析] 近代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打破神学束缚,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的,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五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 (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个史料价值更大?为什么? (4)如果要对上述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书目中你倾向于选择哪一部?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2)可以。理由:材料三的观点是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材料四的观点是三权分立;都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 (3)材料三史料价值更大;因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材料四是后人撰写。(第二手的、间接的) (4)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理由:启蒙思想是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理论来源;选《文艺复兴史纲》理由: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选《法国革命史》理由: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12.(2011·南昌一中、南昌十中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材料二 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1)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两人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答案] (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公共意志和人民主权说。 (2)主张: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实践:法国根据1791年宪法,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德意志根据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法国根据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3)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他们所提出的设想带有阶级的局限性。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