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8梭伦改革与欧洲的宗教改革
1.(2011·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梭伦改革的措施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
(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
[答案] (1)人身自由。
(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
作用: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的途径;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3)实质:所有制变革(或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
原因:贵族专权(或旧体制)阻碍雅典城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威胁奴隶主统治。
2.(2012·南通泰州联考)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
(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场改革在建立社会公正秩序方面的不足之处。
(3)如何划分社会等级,往往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发展程度。试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4)对于创建公平公正社会,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 (1)材料一: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力越大。材料二: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
(2)材料一:没有充分照顾到下层平民的利益;材料二:保留奴隶制。
(3)标准:材料一按照财产划分等级,材料二按照军功大小划分等级。
(4)启示: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要优化公平社会标准,促进社会进步。
3.(2011·山东济南二模)阅读下列材料: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天主教会遭到普遍反对的原因有哪些。
(2)什么叫“异端”运动?宗教改革前的欧洲人民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
(3)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进步影响?
[答案] (1)原因:维护欧洲反动的封建统治;阻碍西欧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对人民群众的欺诈和无耻掠夺;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损害世俗王权和贵族的利益。
(2)“异端”运动是指中世纪西欧采用反天主教会的宗教思想与罗马天主教会展开的斗争。
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处在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之下,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势展开反教会斗争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资本主义尚处在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还无法提出完善而成熟的斗争理论,不得不利用宗教“异端”思想进行斗争。
(3)进步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4.中世纪晚期,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等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潮流。
(2)以加尔文的宗教主张为例,说明宗教改革如何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3)宗教改革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发展。请从这三者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答案] (1)民族主义: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人文主义: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个人的作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2)“先定论”符合早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严格限制和规定,有利于早期资产阶级的资本原始积累等。
(3)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规划了蓝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