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苏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秦山核电站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D项核电站属于核能源的和平利用,不属于增强国防力量;中近程导弹和“东方红一号”也不属于核研究范畴。打破核垄断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答案:A
2.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是因为(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国际”和“世界”等字眼,要求回答的是杂交水稻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C
3.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
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
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过程中应该抓住“1958年”和“原子弹”这两个有效信息,结合教材明确本题立意的考点是“两弹一星”战略,然后从题干表述中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即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压力。
答案:C
4.电影《邓稼先》以我国秘密研制原子弹为背景,讲述了以“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秘密研制原子弹、氢弹而无私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这体现出( )
①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 ②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③其成就促进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 ④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体现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5.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解析:“走出了自己的摇篮”是指中国人离开地球,走向太空,因此选D。
答案:D
6.烟标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上,种类繁多,图文精美,蕴藏着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是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载体。右面这枚烟标反映的史实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解析:正确解读图片,图片显示的是东方红卫星发射的纪念烟标。
答案:B
7.现代国家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的研究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上述四大科技成果中,中国积极参与的是人类基因的研究。
答案:B
8.(2012·温州期末)“飞天”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梦想。右图照片摄于21世纪初,图中的人们无比兴奋,那是因为他们在欢庆中国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图片展示的“中国人上天了”指的是2003年10月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2: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3: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
(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8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就是什么?(6分)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国内国际局势: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中美关系紧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0世纪90年代,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化进程加强。
答案:(1)战略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速度。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20世纪60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3)新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成就:“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