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世界古代史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
1.《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 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2.下列有关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小国寡民,长期自治
B. 都经历了君主制到贵族制到民主制的演变过程
C.重视海军和海外殖民
D.城邦政治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4.(2011年12月晋中四校联考5题)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C.以自然法则为理想裥指导 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5.(2011年11月沧州市质检7题)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不同民族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冲突、民族习俗的差异、文化传统的不同,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罗马统治者
A.延用习惯法 B.制定成文法
C.颁布《十二铜表法》 D.制定万民法
6.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志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
A.人文主义盛行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具有反抗精神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8.《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9.(2012年1月佛山一模19题)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 ;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智慧和德行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法律与宗教信仰
10.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1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12.(2012年3月湖北八校联考)“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与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再者,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和统治者,这就是上帝,因为他是这一法律的制定者、颁布者和执行者。”材料要表达的是
①法律是自然的客观体现 ②好的法律是永恒不变的
③好的法律必须排除民族性 ④对法律要秉持信仰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2年1月扬州市期末6题)在古希腊政治文明的发展中,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公民大会的权力不断提升,每一个公民都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下因素中与之具有直接因果关联的是
A.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 B.经济文化交往 C.自由平等的观念 D.城邦公民的数量
14.(2011年1月辽宁锦州高二期末8题)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5.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材料二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实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遣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以上材料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制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主要消极影响是什么?
(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邵龙宝所谈的罗马法,在时间界定上,应该属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3世纪后
(4)据材料一、二,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的共同点是什么?其阶级本质是什么?
17.仔细观察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海洋),并在下列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1)世界上早期人类在大分工中形成了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形成这种文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图中的 (请填字母标号,可以多填)等地区孕育了古代大河文明。D地区属于 文明,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民族饮食多以肉食和 为主。
(2)国家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不同文明类型的地区产生的国家特点不同。图中E地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 ;B地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 。
(3)11世纪以后, 地区的许多城市通过 、 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ABD三项均正确,C项“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一说,从材料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可以了解到公民大会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法律限制,所以这一说法错误
2.B??????
解析:A是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C由于适宜农耕的土地少波斯湾众多,所以重视海军和海外殖民扩张 D、城邦的国土少,每一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都是平等的邻邦关系。B错在都经历了君主制或贵族制或民主制的演变过程,当然还存在寡头政治,僭主政治。
3.D??????
解析:注意对题意的把握,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A项明显错误,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学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4.C??????5.D??????6.B??????
解析: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上层民主,实行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起到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的作用。
7.B??????
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部曲: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8.A??????
解析:罗马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根据提示“法律如此之多”和所学知识,这跟罗马的统治疆域不断扩大的史实有关,所以应该选择A。
9.A??????10.A??????
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古希腊哲学中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应该认识人自己,与材料中的寓意相符。
11.C??????
解析: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设,经济决定政治。A、B、C、D四个选项都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因些选C选项。
12.D??????13.D??????14.C??????
解析: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C正确。苏格拉底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关心人类自身密切相关问题。创立了逻辑学的是亚里斯多德。
15.D??????
解析:人文主义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而不是神圣的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这显然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
16.(1)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打击了外邦人的积极性。(2)对待外来移民比较开明。? (3)D????????????? (4)奴隶、妇女都无权力,范围相对小;本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17.(1)地理环境;ACEF;草原 文明;乳制品(2)E: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B:城邦政治(3)B; 金钱赎买? 、 武装斗争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