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世界古代思想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苏格拉底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②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③赞扬过激的民主政治 ④提出道德即知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2011年9月珠海市摸底19题)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结合材料,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 A.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奠基时期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 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神的报复 D.他的思想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3.在斯多亚学派看来,逻各斯的实质就是( )。 A.人 B.神 C.科学 D. 理性 4.(2011年9月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24题)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材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学人性化 7.(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6题)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2012年1月泰安市期末24题)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要求自由平等,主张民主共和 9.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10.(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15题)“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是指 A.民主原则 B.理性原则 C.法制原则 D.平等原则 11.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12.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期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 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 C.普罗塔戈拉着眼探究人的自身感悟 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 13.(2011年12月山西诊断9题)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捍卫城邦法律尊严 B.对理性的尊崇 C.不满国家权力滥用 D.主张小国寡民 14.(2011年11月苏州市期中12题)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刘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C.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等同于法律 15.(2011年4月合肥质检12题)“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 二、非选择题 16.(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28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均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 (3)概述上述材料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智者学派的代表是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正是因为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而最终被当时的雅典当局处死。故排除①和③。 2.D?????? 解析:普罗泰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即可排除B项,从与伯利克里结为至友可知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度黄金时期,C项直接排除,选择D项。 3.D?????? 解析:简要回顾课本知识即可。 4.C?????? 解析:甲 寻找伯利克里的言论作证据是不严谨的,伯利克里本身属于奴隶主故不支持观点,排除A;乙用于投票的陶片只能支持雅典民主属于民主,不能支持其是直接民主,故排除B;丁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难以得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而丙的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能够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C。 5.A?????? 解析: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A项“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也明显是在强调以自己的内心来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二者也同时都具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倾向。 6.D?????? 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B项天主教会当时未建立,说法错误;C项没有体现唯物主张,根据材料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认为人和神一样,主张将神学人性化,本题选D项。 7.D?????? 解析:本题考察雅典民主政治。①说法错误,雅典居民中有奴隶,奴隶不能参加国家决策权。②体现在材料中“演说支配民众”一句。演说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使得知识水平低的公民作出错误判断,③正确。智者是指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符合雅典民主制度出现的时间和表现,④正确。 8.B??????9.C?????? 解析:A项观点源自启蒙运动时期的百科全书派,B项观点源自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D项观点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故用排除法剔除ABD三项。 10.B??????11.D??????12.D?????? 解析:苏格拉底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3.B??????14.A??????15.D?????? 解析:苏格拉底是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思想主张:“认识你自己”是他在哲学上的重要思想;还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本题“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正是后一主张的体现,反映了他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的真谛。本题据此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6.(1)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4分) (2)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2分) ??? 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2分)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人心中。(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17.(1)进步性: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肯定人的作用),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片面强调人的主观性,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2)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了人的道德的重要性。(3)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